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7:30:11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及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二、知识梳理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2)内容:P

(3)特点: 、 (4)作用:P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内容:P

(2)特点:具有 、 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

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

(1)地位: (2)重要性: 2.中华民族精神 (1)内容:

(2)核心: (3)作用:

(4)丰富和发展(表现)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新中国成立后: ③改革开放以来: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地位角度: ②作用角度: (6)我们青少年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最重要的是要 ②自觉履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民族精神的

练习:

由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于2009年9月10日隆重揭晓。回答1~2题。

1.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2.“双百”人物之所以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考验,是因为他们( )

①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③扮演了相同的社会角色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能体现这一核心的说法有( )

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概括起来就是“争”和“让”:“争” 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 个人的名誉、地位和金钱。在钱老的身上体现着( )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宽容他人、与人为善的高尚品质 ④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 5.从两年前的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再到今年的全国动员支援玉树。中华民族精神一次又一 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励着13亿中华儿女。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

④新时期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 射出的民族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 ②勤劳勇敢 ③爱好和平 ④保护环境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义乌精神“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 A. 自强不息 B. 团结统一 C. 爱国主义 D.诚信包容

9.2010年4月17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觉中央国务院及时统一布署,全国各地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各族同胞互救互助,凝聚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亲情.描绘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图。

这一切表明( )

①青海地区地震多②在我国,藏族比其它民族更重要③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 家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及其周边,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夺走数万鲜活的生命,举国哀痛,山河含悲,然而地震可以毁坏我们的家园,却压不垮我们民族的脊梁。 ( l )地震发生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这一打动无数人心灵的壮举体现了谭老师怎样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华美德具有怎样的品质?

( 2 )“多难兴邦!”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奋起”的原因是什么?

2

搜索更多关于: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及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二、知识梳理 1、灿烂的中华文化 (1)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2)内容:P (3)特点: 、 (4)作用:P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内容:P (2)特点:具有 、 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 (1)地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