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射阳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射阳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9:06:31

历让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每问2分)

第一问: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的。

第二问示例:要用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或“成功的创作既要有生活素材,也需要恰当的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7~10题。(8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首联中的“风烟”二字有何作用?(2分)

8.请分析这首诗与以往送别诗有何不同?(2分)

【答案】

7.尤显得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8.以往送别诗大多情调感伤,但王勃却一反其道,另辟蹊径,一洗往昔送别诗中的悲苦缠绵之态,体现了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格调高昂)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品析。“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

5

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用景物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品析。解答此题抓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相知如己,即使天涯海角,也像邻居那样近在咫尺,亲密无间。这是惜别之意,也是宽慰之情,道出彼此情意之深,为下句作铺垫。诗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与以往的送别诗不同。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案】 9.B

10.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6

【解析】 10.

试题分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抓住各项内容,与诗中内容一一比较,B项应是这些意象是冷色调的,故选B。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抓住题干中“虚实相间,寓情于景”的提示,阅读诗歌,从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 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冷色调的景物描写,结合送别是场景,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情感即一个字“愁”,写出诗人“愁”的内容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5题(18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刘义庆 《人琴俱亡》)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汤汤②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③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④,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⑤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①志:志趣,心意。 ②汤汤:宽广的样子

③卒:通“猝”,突然。 ④操:琴曲。⑤逃:隐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A.弦既不调 B.因恸绝良久 ..C.伯牙善鼓琴 D.伯牙所念 ..1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分) 钟子期辄穷其趣。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7

A.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B.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14.你认为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4分)

1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4分)

【答案】

11.已经 于是、就 擅长、善于 想 12.钟子期/辄穷/其趣。

13.A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B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14.其一,有生病的原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其二,更有悲痛的原因——“因恸绝良久”。 15.“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 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想通的人。 【解析】 1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B项是“因”一词多义,结合语境意思应是“于是,就”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断句能力。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历让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每问2分) 第一问: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的。 第二问示例:要用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或“成功的创作既要有生活素材,也需要恰当的表达”)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的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及重要人物的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7~10题。(8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