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以亡晋,一也。有国家者,亟正以刑可也。但废不用,犹且著为论说以惑后世, 而戕民于无已 。《易》曰:“弟子舆尸 ③ 。”坐而论兵者之谓也。
..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
注释:①王玄谟:南朝刘宋将领。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北伐,
命王玄谟率军讨伐北魏拓拔氏。沈庆之、薛安都、武陵王刘骏等人也参与。②武
帝:宋文帝之父,曾两次北伐。③弟子舆尸:形容大败之状。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①以勇 以:就 而论
.
②侈于口而馁 于心 馁:丧失勇气
.
③皎然于心目者 皎然:清楚明白的样子
..
④则目荧 而心不及动 荧:眩惑,迷惑
.
⑤而数十万人之要领 已涂郊原之草矣 要领:统帅
..
⑥而心妄度 之 度:预测
.
⑦赵括之所以 亡赵 所以: 的凭借
..
⑧而戕民于无已 无已:无休止
.. A.①⑧ B .②④ C .③⑥ D .⑤⑦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
至于谋略,或许是可以预先筹划的
B.机操于转眄
在转眼之间机械操作
C.规无穷之变于数端
(把战争)无穷的变化谋划为几种方案
D.不待智者而早已灼见之矣
不用等明智的人 ( 预测 ) ,就早已经看明白了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王夫之认为宋文帝受了王玄谟陈词的煽动,贸然北伐无疑是自取失败。
B.在王夫之看来,战场情况很复杂,事先确定的临敌谋略并不完全适用。
C.王玄谟的勇气只是浮于表面,嘴上说得多,一旦遇到实战就仓皇失措。
5 / 16
D.王玄谟北伐前在朝中语惊四座,颇具气势地与江、徐等文墨之士辩论。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 5 分)
①谋决于安危之顷
②亟正以刑可也
10.根据要求作答。( 6 分)
①写出文章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文章第四段引用了多个战例,请结合全文简述其用意。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4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 ① 与商 ② 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
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4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感遇(其十一)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 ,青溪 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①②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6 / 16
注释: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捭阖之术,智慧卓绝。
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一二句赞叹鬼谷子隐居山林,用幽静的环境映衬出其人高远绝俗的风貌。
B.三四句一放一收,“志在济时” 与“藏身云间” 的矛盾为读者设置了悬念。
C.“七雄”四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的乱世,却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D.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
13.陈子昂的感遇诗体现了他的“兴寄”主张,即比兴、寄托,要求诗歌创作在
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下列诗句符合该主张的一项是(
3 分)
A.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 B.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王维《陇头吟》) C.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其十二) 》 D.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杜甫《宿府》)
14.“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
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 “祸”指北方游牧民族的
侵扰),磨灭成尘埃。”这是陈子昂的《感遇(其三十五)》。请结合具体诗句,
比较这首诗和《感遇(其十一) 》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6 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共 8 分)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学习欣赏时应当
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
,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 ”,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
7 / 16
留别》“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用
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 切切错杂弹,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共 17 分)
江南性情的古镇
①当初以“南浔”二字为南浔命名的人,不仅文气 ,还懂音律。把两个温婉
..
典雅的汉字放在一起,念过一遍,字底潜藏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自然环境,
以及市井中的热闹喧哗、 车水马龙和士子的琅琅书声, 都在脑海中纷至沓来, 都在眉梢眼际瞬间复活了。
②不管穿越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的过去,站在古镇的街角, 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 从那悬挂拙朴牌匾的大门进入,从那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窗户进入, 从大气祥瑞的花厅进入, 从构思巧妙的后花园进入,从轩敞的船埠进入,从如虹的拱桥上进入 瞬间抵达,只在扭头之间。
③在我所能到达和愿意到达的时空里,我想象自己正翩翩年少,明眸皓齿,谈吐不凡,一袭青衣,风流婉转。身后有书童紧随,提着竹制书箱,笔墨纸砚齐备,供我随时吟诗作赋。我的名字不仅在小镇如雷贯耳,甚至整个江南。我的诗词和书法让所有说得上我的名字的人感到自豪。
④也是在这样一个江南草长、 纸鸢乱飞时节, 我漫步在这个古镇上, 春雨将石板街浸润得如同玉石铺砌, 穿镇而过的浔溪上, 桨声欸乃,各式木船往来穿梭。两岸古树高大,桃红柳绿,鸭和鸬鹚在水上各自热闹。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
⑤我该是在小镇上读书,还是讲学?
⑥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的关键, 刘家的嘉业堂藏书楼, 应是我必去之所。 回廊型的二层楼房上下,所有库房中,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等着我去阅读。关键
是,这样一个位于太湖南端的小镇,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 41 人,任州、 县官 57 人;清代年间可查考的学者达 450 人,著作约 1200 多种。蓬生麻中 ,不
.... 扶而直。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
8 /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