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9级2019-2018学年下期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9级2019-2018学年下期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3:27:24

儿子听了后 未婚妻听了后 6、读完全文,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小说,简单说说你的观点。(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15.38分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公共图书馆数量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人均年阅读量 图书畅销类型 【材料三】

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

中国 3076个 个/ 44万人 0.58本 7% 4.39本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美国 8951个 个/1.3万人 50本 62% 7本 小说、科技等 读报时间 18.91分 看电视时间 98.85分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 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 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

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 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他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 ) 【材料四】

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

7、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 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 D、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建议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 8、分点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关于阅读作用的观点;(5分)

9、根据上述文段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请你说说我国国民阅读习惯不佳的可能因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共4题。选择+翻译)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

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候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溢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 坐:判处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邸宅院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 浸:逐渐 .

11、下面各选项中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B、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C、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D、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著。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已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5分)

译文: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西塞山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②这首诗为韦庄舟行长江经过西塞山下时所写,作者五十五岁时。③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④爨(cuàn):烧火做饭。⑤蕨本多年生植物,嫩时茎叶可食,其色紫,故名紫蕨,采食的时间在仲春时节。⑥露:露水。⑦柑成熟时色黄,采摘期在秋冬之际。

14、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仰观阙塞,历史往事和前贤佳句勾起丰富的联想。诗人如历代诗人一样,借西塞山势抒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一瞻前程,湓城北的庐山依稀可见,渐见影像;一顾来路,云梦之南的天际,片月斜挂,渐远渐斜。“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地写月亮的形状。

C、颈联由实景转入虚景。仲春所烹食的紫蕨与秋冬之际摘柑不可同日而语;烹蕨的晓烟和带露的黄柑亦与诗人黄昏舟行的时间相背。作者此时通过适当的联想,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15、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的《采薇》一诗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其中,“ , ; , ”这四句诗里含有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以及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两个典型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使这四句诗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曾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接下来“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度厌恶的心情。用如此激愤的语言指斥官场,在陶渊明此前的诗歌里没有出现过。

第II卷 表达题 (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书內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B、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儿子听了后 未婚妻听了后 6、读完全文,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小说,简单说说你的观点。(5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