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三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含答案
C.若着丝粒(点)分裂发生在E点之后(不含E点),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D.若CD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解析:选D 若该图表示减Ⅰ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已经完成了染色体复制,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共含有2a=16个DNA分子,因此a=8;果蝇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点)分裂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由原来的2个暂时性加倍为4个,在有丝分裂末期,因子细胞的形成使得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恢复为2个,所以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a=2;着丝粒(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着丝粒(点)分裂发生在CD段,若表示减数分裂,则着丝粒(点)分裂发生在E点之后(不含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CD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12.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相关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虽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 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D.上图表明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解析:选D 过程③之前细胞已经完成减数分裂,因此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也无联会现象;过程④是有丝分裂,其产生的精子的遗传信息与细胞Y相同,而细胞Y与细胞Z是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所含的遗传信息也完全相同,因此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与体细胞相同;由图中信息可知,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
(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
(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4)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 (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
解析:(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图2、3,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图1、2。(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①初级性母细胞。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FG段,即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3)如果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b、a、a。(4)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GH,即着丝点分裂。(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1(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1)图2、3 (2 )① FG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a、a (4)GH (5)1或2 14.(2019·莱芜一模)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F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解析:(1)由分析可知,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因此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说明X与Y没有分离,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eXY、eXY,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乙和丙。(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也可以是体细胞,所以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0或n对同源染色体。(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即染色体∶DNA由1∶2转变为1∶1,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d→c。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E、eXY、eXY 染色体数目 (2)乙和丙 (3)2 0或n (4)b→a d→c 15.研究表明,雌性动物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分为如图1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________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及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
F
F
F
F
(2)小鼠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小鼠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进行减数分裂。
①cAMP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图2所示,当信号分子与________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由________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②实验一: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卵母细胞进入粗线期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联会复合体蛋白(简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进入核网期时,S蛋白则已完全从染色体上解离下来,研究人员猜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靶蛋白可能是S蛋白,并对此展开进一步研究。
实验二:选取待定时期的胚胎卵巢,实验组注射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台盼蓝用于指示注射成功与否),则对照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处理后分别进行细胞培养,3 d
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组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
解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分为如图1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即两两配对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都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2)①cAMP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当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由ATP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②实验一:根据图3中的柱形图可知,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说明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③实验二:选取待定时期的胚胎卵巢,实验组注射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根据对照原则,则对照组应注射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经处理后分别进行细胞培养,3 d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组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
答案:(1)联会 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 (2)①受体 ATP ②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
③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 促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