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二轮复习 有机合成与推断 专题卷(全国通用)
5. 6.
解析: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A项正确;不是所有的氨基酸部是氨基酸,B项错误;氨基酸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具有两性,C项正确;氨基酸一般易溶于水,D项错误 2.化合物I的化学名称为2-氨基-1,5-戊二酸或谷氨酸
3.F()中官能团为羧基、酯基
4.由A生成B的反应为2分子A反应生成B和C2H5OH
5.拫椐B的分子式及限定条件②,可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酯基,根据限定条件③,可知该同分异构体的1个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结合限定条件①可推知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能
为等。
20.1.氯乙酸; 2.取代反应; 3.乙醇/浓硫酸、加热; 4.C12H18O3
5.羟基,醚键; 6.
7.
解析: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是氯乙酸; 2.反应②中氯原子被-CN取代,属于取代反应。
3.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分别是乙醇/浓硫酸、加热; 4.根据G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2H18O3;
5.根据W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和羟基;
6.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说明氢原子分为两类,
各是6个氢原子,因此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或
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 21.1.
; 三氟甲苯
2.浓HNO3/浓H2SO4、加热; 取代反应
3. ; 吸收反应产生的HCl,提高反应转化率
4.C11H11F3N2O3
5.9; 6.
解析:1.A为芳香烃,其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上的取代,结合B的分子式逆推可知A
为
3.反应⑤是-NH2与HCl,促进反应的进行
是吡啶作用下发生的取代反应;吡啶是有机碱,可吸收反应产生的
6.
4-甲氧乙酰苯胺
发生硝化反应,再将-NO2还原为-NH2,最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22.1.4; 13; 2.2-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和
3.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或减少副产物,或占位)
4.
5. Cl2/FeCl3 (或Cl2/Fe);羧基;
;保护甲基
6.
解析:1.在分子中与甲基处于邻位(或间位)的两个氢原子所处化学环境相同,所
以甲笨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笨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甲笨分子可由甲基取代笨分子上的1个氢原子得来,甲基是四面体结构,碳碳单鍵可以旋转,故甲笨分子中共
面原子数目最多为13个
2.B为,名称为邻硝基甲笨或2-硝基甲笨;B的同分异构体中,笨环上只含两个取
代基且互为邻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是
3.苯环上甲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易被取代,经由三步反应制取B可避免苯环上甲基对位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减少副产物
5.对比D和F的结构简式知,反应⑧的主要目的是在笨环上引入氯原子,故反应试剂和条件是CI2/FeCI3或Cl2/Fe;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23.1.乙炔; 碳碳双键和酯基; 2.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3.;
CH3CH2CH2CHO
4.11;
5. HC6.
CH3CC—CH2CH2CH3、C—CH2CH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