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另外,钢材、水泥价格现在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现在修建城市综合管廊的成本较低。修建城市综合管廊可以与国家供给侧改革形成有机契合,消化钢材、水泥的过剩产能。
二、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
按照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1)中等城市,5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2)Ⅰ型小城市,2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50万人;3)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由《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获得。
根据“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信息系统”统计,2016年共有141个城市开工建设管廊,其中包含90个中小城市(34个中等城市、53个Ⅰ型小城市和6个Ⅱ型小城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6年141个城市开工建设管廊总长度为1714.2km。51个大城市及以上等级城市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875.1km,占建设总长度的51.1%,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17.2km;90个中小城市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839.1km,占建设总长度的48.9%,每个城市平均开工建设管廊长度为9.3km。
图表 2016年全国综合管廊建设长度
城市类型 大城市及以上 中小城市,中等城市 小城市 总计 开建管廊城市的数量 51 31 59 141 管廊开工建设长度/km 875.1 439.0 400.1 1714.2 建设长度占建设总长度的比例/% 51.1 25.6 23.3 100 每个城市平均建设长度/km 17.2 14.2 6.8 12.2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三、中国综合管廊主要项目投资情况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现有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长度、商业模式、施工方式、特许经营期如下。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5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我国现有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四、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前景
2014年以来,中央持续释放推进PPP模式应用的明确信号,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加速推进PPP模式项目落地。PPP模式给供给产业链上的规划、勘察、设计、咨询、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带来长期需求。行业内上市公司均积极把握PPP发展机遇,有所行动。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现在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政策上,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最关键的设计及施工标准以及投融资、有偿使用的问题都有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建筑企业相关订单将逐步转化为收入,未来运营也有望取得突破。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只有连成网、连成片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开工没有回头箭”,预计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将从少数城市逐渐像更多城市蔓延,未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未来五年市场容量将达万亿级别。
附:报告详细目录
《2018-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
报告》
第一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介绍 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 1.1.1 管廊概念
1.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念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优缺点及其施工方法 1.2.1 城市综合管廊优缺点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6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1.2.2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第二章 2015-2017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分析 2.1 国外城市综合管廊发展情况 2.1.1 国外综合管廊发展历程 2.1.2 法国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2.1.3 德国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2.1.4 日本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2.1.5 台湾综合管廊建设经验 2.2 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综述 2.2.1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历程 2.2.2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态势 2.2.3 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2.3 中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情况 2.3.1 城市管廊建设规模 2.3.2 中等城市管廊规模 2.3.3 小城市管廊规模 2.3.4 非试点管廊规模 2.3.5 试点管廊规模
2.4 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系统分析 2.4.1 系统建设目标 2.4.2 系统组成情况 2.4.3 系统总体设计 2.4.4 系统架构分析 2.4.5 系统关键步骤 2.4.6 系统访问机制
2.5 城市综合管廊应用问题分析 2.5.1 应用容易出现的问题 2.5.2 应用问题的具体分析
2.5.3 问题综合预防措施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7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6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建议 2.6.1 增加宣传途径 2.6.2 国家政策支持 2.6.3 地方政策支持
第三章 2015-2017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3.1 国际城市综合管廊管理模式分析 3.1.1 日本 3.1.2 欧洲 3.1.3 新加坡 3.1.4 台湾地区
3.2 中国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3.2.1 政府全额出资 3.2.2 股份制合作
3.2.3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3.3 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相关建议 3.3.1 加快综合管廊的立法工作 3.3.2 建立PPP投资建设模式 3.3.3 运营管理模式
3.3.4 确定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原则
第四章 2015-2017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发展情况分析 4.1 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发展背景 4.1.1 PPP模式概念 4.1.2 PPP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4.1.3 PPP模式与BT模式比较 4.2 城市综合管廊PPP模式特点 4.2.1 政府给予可行性缺口补助 4.2.2 产权始终归政府所有 4.2.3 政府制定收费价格
4.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发展情况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