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年级化学学情调查- 招考通 - 江苏第一招生考试门户 - 图文
淮阴中学高三年级化学学情调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Ag:108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①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②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③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④发展工业,随意排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2.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 Na3N+H2O →NaOH +NH3 ,NaH+H2O →NaOH +H2.有关它们的叙述
+3-+
①离子半径:Na>N>H ;②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③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④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⑤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 D.③
4.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14
5.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1 mol 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8NA
14
②14 g C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C—C键的个数为1.5 NA
14
③17g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8NA
14
④常温常压下,22.4LCO2 的分子数为NA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14
D.③④
6.羟胺(NH2OH)是一种还原剂,现用25.00mL 0.049mol/L 羟胺的酸性溶液跟足量的
2+
Fe2(SO4)3溶液在煮沸条件下反应,生成的Fe恰好与24.50 mL 0.020 mol/L的酸性 KMnO4溶液完全反应生成Fe2(SO4)3、MnSO4等物质,则上述反应中羟胺的氧化产物是 A.N2 B.N2O C.NO D.NO2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氯气性质的基本程序为:观察外观性质→运用分类法预测其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得出结论
B.将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干燥,然后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氮能支持燃烧
C.将一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生成碳酸氢钠粉末
D.氯化铁可用于净水,原因是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后聚沉
8.几种短周期元素部分性质的数据见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或 +2 +1 +5 +7 +1 +5 +3 最低
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 B.②、③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D.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9.苯可被臭氧分解,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二甲苯通过上述反应可能的产物为:
若邻二甲苯进行上述反应,对其反应产物描述正确的是 A.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可能为a:b:c=1:2:3 B.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可能为a:b:c=1:2:1 C.产物为a和b,其分子个数比可能为a:b=1:2 D.产物为b和c,其分子个数比可能为b:c=1:2
,
10.向某密闭容器中加人 0.15mol/LA 、 0.05mol/L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甲图所示[t0 时c( B) 未画出, t1时增大到0.05mol/L]。乙图为 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t3 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有可能是 (选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D.升高温度
11.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向10mL 0.01mol?L的H2C2O4溶液滴加0.01mol?LKOH溶液V(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C2O4+OH=HC2O4+H2O。
B.当V=10mL时,溶液中HC2O4、C2O4、H2C2O4、H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c(HC2O4)>c(C2O4)>c(H2C2O4) >c(H)。
C.当V=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2c(C2O4)+c(HC2O4); 当V=b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c(C2O4)+c(HC2O4)+c(H2C2O4);则a<b。
D.当V=20mL时,再滴入NaOH溶液,则溶液中n(K) / n(C2O4)的值将小
12.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A.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
2-
+
2―
―
+
2―
―
―
2―
+
―
2―
+―
―
―1
―1
非 选 择 题
13.(11分)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易自燃气体(沸点-89.7℃),其中含有微量极易自燃的P2H4。其制取的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
(1)用碘化磷(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往盛有碘化磷的烧瓶A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中向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B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
①用水冷却的C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
②D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物生成 ③E处点燃尾气,呈淡蓝色火焰。
则:C中的白色蜡状固体是 (填分子式),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时E处尾气须点燃,原因是 。 (4)实验开始时,先向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其目的是 。 (5)D中液面上有少量乙醚层,出现的原因是 。 14.(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铁盐的性质和用途。
他们查阅资料知道,可以用铁盐溶液洗涤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原理是: Fe+Ag(s) Fe+Ag。
该小组随即将银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进行了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除银粉逐渐溶解外,还有 、 。
3+
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