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 (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 (5)重视健康教育。
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1.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课标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2.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3.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人员评价 4.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1)帮助学生分析进步与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帮助学生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增强自尊与自信; (3)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的关系,避免“应试课”冲击正常教学。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创造性的利用与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发挥教师优势特长 强化地域项目特色 关注新兴项目的魅力 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师、学生、其它体育特长人员。 体育部门资源
学校学生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其它社会民间体育组织。 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现有器械设备的利用与开发改造以及妥善保养。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网络、书籍、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等富有更广阔的资源。
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课余时间 九、实施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一)、《标准》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
1、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 (3).《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2、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 (1).“三维”课程目标普遍得到重视 (2).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本形成 (4).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得到有效运用 (5).有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落实 3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1).体育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和行为
(2).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 (二)、《标准》本身发生的变化 1、《标准》修订的过程
2003年3月,教育部开始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施状况组织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征集修改意见,涉及到38个国家首批实验区,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标准》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一稿。
2004年,为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教育部又组织各学科的《标准》组对《标准》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形成了《标准》修订的第二稿。
2005年,《标准》组继续利用多种新课程培训和研讨机会,向一线体育教师征询对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报刊杂志上有关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修订,形成
《标准》的第三稿。
2007年4月,教育部又启动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工作。《标准》广泛搜集了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类媒体上关于《标准》意见反馈的大量信息;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充分地讨论和分析之后,字斟句酌地对《标准》的内容和文字进行修改和补充。2008年5月,基本完成了《标准》修订的送审稿。之后,又反反复复修订了数次。
2009年12月底,《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2008年修订稿再次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年8月底,《标准》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1年1月,教育部对广东、宁夏、陕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标准》修订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 2011年2月,教育部基础司领导和国家级课程专家们对所有学科《标准》的统一范式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召集各学科《标准》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再一次开会。在这一次会议中,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体育学科的《标准》以很高的评价,并作为范本供各个学科作为参考。
2011年3月27-4月2日和6月上旬,教育部基础司邀请审议组专家两次对《标准》进行了审议,并与修订组部分核心成员一起,最终讨论和确定了《标准》(修订稿)。
2、《标准》修订的基本原则
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在认真分析各类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标准》 3、《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及变化 《标准》名称的变化
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