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春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2年春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词语。(2分)
wénzhìjiānměi
回眸初中生活,一篇篇 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让你尽情享受;
liúliánwàngfǎn
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骸骨/骇然 饶恕/怒火 赦免/赫然 鳞次栉比/掷地有声 ........B.馈赠/崩溃 沉湎/腼腆 深谙/暗淡 怡然自得/贻笑大方 ........C.孱弱/潺潺 荣膺/雄鹰 诓骗/竹筐 闻名遐迩/瑕不掩瑜 ........D.骄奢/矫健 瞻仰/赡养 告禀/凛然 顶礼膜拜/莫衷一是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津津乐道 家喻户晓 巧夺天工 鲜为人知 B 专心致志 世外桃园 孜孜不倦 谈笑风声 C 拔山涉水 历历在目 锋芒毕露 忍俊不禁 D与日具增 载歌载舞 叹为观止 查言观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读完冰心的《谈生命》,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北京奥运会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国宫灯,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传达出奥林匹克圣火所象征的神圣与纯洁。
C.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能不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D.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只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今我何功德, 。(白居易《观刈麦》)(1分) (2)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1分)
(3)《曹刿论战》中,写齐师败绩后,曹刿详察敌情的句子是:“ ,
。”(2分)
(4)从军杀敌,建功立业是豪放派诗词的主旋律。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自己对成就功业的向往;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
“ , ”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够重用,给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愿望。(4分)
6.下面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2分)
(1)在众多外国作家中,学生非常喜欢俄国作家莎士比亚,他创作的《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
“ ”应改为“ ”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大雅”“雅”“颂”三部分。
“ ”应改为“ ”
7.阅读下面两个名著片段,按要求答题。(3分)
片段一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名人传》) 片段二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从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填空。(1分)
选: 人物: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个片段中人物身上所共有的品质。(2分)
8.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唐宋以来,文人作诗献词称颂茶德,饮茶成为一种“雅道”,茶具也成为一种雅器。 。 。 。 。茶壶到南宋时,壶式明显由饱满变得瘦长,北宋的茶壶,流子多在肩部,而到南宋末年,流子已移至腹部。
①盏托的托口突起,托沿多作莲瓣纹,托底中凹 ②盏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碗,但比唐碗小巧精致
③由于宋朝盛行用盏饮茶,盏托使用更加普遍,而且制作也比唐朝精细多姿 ④唐朝饮茶一般用碗,宋朝以后就不用碗而改用盏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
材料一 钱学森带领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短短10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钱学森因此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材料二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导弹之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共14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弘一泓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准确地说是感觉不到了。 ②自从他搬进这个高档住宅区——世纪花园,住进其中一栋六层楼的顶层:两百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加一个赠送的露台,他发现他和家人的生活都悬浮在远离地面的空中了。邻居彼此不打交道,朋友们因出入制度的严格而代之以电话寒暄。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无须出门上班,于是画室几成囚室。他常常站在窗前,朝远天眺望,这时候记忆中的一种声音,便随风而来,让他心旌摇动、热泪盈眶。
③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那座老屋。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A.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湲湲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⑨父母相继离开了人世。
⑩下雨的日子,他也向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11下雨的日子,他的画室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12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13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 14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
15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
16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17B.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
18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10.阅读全文,分析题目“怀念一种声音”的含义。(2分)
1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画家记忆里“一下雨”与父亲有关的几件往事。(3分)
12.第④和第12段独立成段,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具体分析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你为第⑤段补充出一个跟雨有关的完整的古诗句。(2分)
14.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2分) 我选( ),我的点评:
15.第17段,为什么说“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这句话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共14分)
寻找外星球栖息地
赖立辉
①茫茫的宇宙无边无际,总是引起人们丰富的幻想。多少年来,人们为此编造了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想象“九重天外”有“天上仙境”,能让人们摆脱在地球上的苦难和不幸。其中,月亮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主题。印第安人看到月亮上有一个男人在劳动,印度人看到月亮上有兔子在奔跑,萨摩亚人看到一个女人在纺织,中国人则看到一位因偷吃仙药而奔至月亮上的娇女嫦娥……至今,人们仍在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知道在宇宙中,类似地球这样的天体简直不计其数,地球在其中只能算作沧海一粟。那么,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有没有生命存在?人类是否可以离开小小的地球到外星球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随着地球上人类的逐渐增多,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在外星球找到自己的邻居,渴望能发现一片天外绿洲,以便在患难时能另辟一块栖息地。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随后科学探测器分别在1975年10月22日和1976年7月20日降落到离地球最近的另两个行星──金星和火星上。古代人遥远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着实让人类兴奋不已,但当人们从高度的兴奋中冷静下来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星球上既没有我们的同类,也不是我们能居住的地方。
③拿月亮来说,已有近20位宇航员去过月球,累计在月球上考察的时间超过600小时。结果完全证实天文学家早已作出的结论:月亮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被荒沙和砾石覆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