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测量学期授课计划2013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编 制 说 明
本学期 学时分配 本学期学时数 课堂 教学学时 60 40 本学期授课周数 实验、 实训学时 17 20 本课程 周学时数 机动学时 4 0 事项说明(写不完可另附纸):
(1)根据《工程测量教学大纲》编写。
(2)大纲编写者:
(3)教材:《工程测量》、李强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 教学目的以及要求:
《工程测量》是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上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程测量》的任务是:教授学生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独立熟练使用仪器并能协作完成闭合水准路线测设的能力。 (5)参考资料:《建筑工程测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授课周次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教学课时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讲授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五 五 六 六 第一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1水准测量原理 2.2水准仪的使用 2.3普通水准测量 2.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5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使用 3.1角度测量原理 3.2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3.3水平角测量 3.4竖直角的观测 3.5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4.1钢尺量距 4.2视距量距 4.3 光学测距 2 2 1 1 2 2 1 0 2 1 0 0 重点难点 练习 0 0 1 1 0 0 1 2 0 1 2 2 课外作业 P15 1-2 P40 2-1 P40 2-3 P40 2-5 P40 2-7 P66 4-1 P67 4-2 P67 4-3 P67 4-8 P83 4-2 P83 4-4 P83 4-6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地球表面上点位的确定;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理解测量原理;微倾式水准仪构造及使用方法 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精密水准仪的使用 水平角测量原理;光学经纬仪的使用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竖直角计算公式的确定 光学经纬仪的校正方法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视距测量原理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方法
13 七 5.1直线定向 2
0 2 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 P137 5-1 授课周次 顺序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教学课时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讲授 七 八 八 九 九 十 十 十一 十一 十二 十二 十三 5.2全站仪的使用 5.3GPS测量原理 5.4导线测量 6.1三、四等水准测量 6.2三角高程测量 7.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2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8.1施工测量概述 8.2测设的基本工作 9.1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 9.2建筑物定位和放线 9.3基础施工测量 9.4墙体施工测量 第十章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11.1沉降观测 11.2倾斜观测 11.3裂缝位移观测 2 2 0 2 2 1 1 1 2 0 0 1 重点难点 练习 0 0 2 0 0 1 1 1 0 2 2 1 课外作业 P137 5-4 P137 5-7 P137 5-9 P144 6-1 P144 6-2 P167 7-2 P179 8-3 P195 9-1 P195 9-3 P201 10-2 P209 11-1 P209 11-3 合计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GTS系列全站仪的构造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三角高程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 等高线;数字化测图的软件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建筑物的定位 二层以上楼房墙体施工测量 厂房构件安装测量 塔式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建筑物的位移观测
26 十三 11.4竣工测量及竣工平面图的绘制
2 0 2 竣工测量的内容 P209 11-4 授课周次 顺序 27 28 29 30 31 32
教学课时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讲授 十四 十四 十五 十五 十六 十六 12.1中线测量 12.2圆曲线测设 13.1 道路施工测量 13.2管道施工测量 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 2 2 2 2 重点难点 课外作业 P250 12-1 P250 12-2 练习 0 0 0 0 合计 2 2 2 2 中线测量 圆曲线测设 道路施工测量 管道施工测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