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2教学文案
第9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验算及耐久性
一、填空题
1.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属于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验算时材
料强度采用标准值,荷载采用标准值、准永久值。
2. 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是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刚度的最有效措施。
3.平均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sk是指 裂缝截面处的纵向钢筋拉应力 ,其值是按荷载
效应的 标准 组合计算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而 增大 ,随纵筋配筋率增
大而 减小 。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釆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 相同符号 弯矩范围内,
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 最大弯矩 截面处的最小刚度进行计算。
6.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是指 裂缝间受拉纵筋平均应变与裂缝截面处的受拉纵筋应变 之比,反映了裂缝间 拉区混凝土 参与工作的程度。
7.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主要指在各种作用下的 裂缝宽度 和 变形 不应
超过规定的限值。
8.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要求是指结构构件应满足 设计使用年限 的要求。 9.混凝土结构应根据 使用环境类别 和 结构类别 进行耐久性设计。
10.在荷载作用下,截面受拉区混凝土中出现裂缝,裂缝宽度与 受拉纵筋应力 几乎成
正比。
11.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 所处环境类别 和 结构类别 确定相应的裂缝
控制等级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12.平均裂缝间距与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纵向受拉钢筋直径 、 纵向受拉钢筋表面特
征系数 及 纵向钢筋配筋率 有关。
13.轴心受拉构件的平均裂缝宽度为 构件裂缝区段 范围内 钢筋的平均伸长与相应水
平处构件侧表面混凝土平均伸长 之差。
14.最大裂缝宽度等于平均裂缝宽度乘以扩大系数,这个系数是考虑裂缝宽度的 随机性
以及 长期荷载作用 的影响。
15.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 标准 组合,并考虑荷载 长期作用 影响进行计算。
16.结构构件正截面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 三 级。 17.环境类别中一类环境是指 室内正常环境 。 二、选择题
1.减少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 a ]。 a.采用细直径的钢筋或变形钢筋; b.增加钢筋面积;
c.增加截面尺寸; d.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a ]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纵向受拉钢筋直径; d.纵向钢筋配筋率。 3.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的确定方法为[ d ]。 a.构件受拉区外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b.受拉钢筋内侧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c.受拉钢筋外侧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d.受拉钢筋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4.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增加钢筋配筋量; d.改变截面形状。 5.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可采用[ c ]的方法来解决。 a.减小构件截面尺寸;
b.以等面积的粗钢筋代替细钢筋; c.以等面积细钢筋代替粗钢筋;
d.以等面积HPB235级钢筋代替HRB335级钢筋。
6.平均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sk按荷载效应的[b ]组合计算。 a.基本; b.标准; c.准永久; d.频遇。
7.钢筋混凝土构件平均裂缝间距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而[ a ];随纵筋配筋率增大而[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定。
8.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反映[ a ]参加工作的程度。 a.拉区砼; b.压区砼; c受拉钢筋; d.受压钢筋。 三、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梁在受压区配置钢筋,将增大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 2.从对受弯构件裂缝出现的过程分析可以看出,裂缝的分布与粘结应力传递长度有很大关系。传递长度短,则裂缝分布稀;反之,则密。 [╳] 3.在工形截面受弯构件中,构件截面刚度Bs与受拉翼缘有关。 [√] 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越大,其平均裂缝间距越大,从而裂缝宽度也越大。 [√ ] 5.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目标可靠指标[?]值应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目标可靠指标[?]值小。 [√] 6.进行结构构件的变形验算时,采用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和材料强度设计值。
[╳ ]
7.由于构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进行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时,除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还应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 [╳] 8.裂缝宽度是指构件受拉区外表面混凝土的裂缝宽度。 [╳ ] 9.平均裂缝间距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呈正比,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愈高,平均裂缝间距愈大。 [╳ ] 10.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增大截面高度。 [√ ] 11.钢筋混凝土构件平均裂缝宽度随砼保护层厚度增大而增大。 [√ ] 12.受弯构件挠度计算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 [√ ] 13.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要求与设计使用年限有关。 [ √] 14.由于砼徐变的影响,构件刚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 ]四、问答题
1.对结构构件进行设计时为何对裂缝宽度进行控制?
答:过大的裂缝会引起混凝土中钢筋的严重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同时会损坏结构的外观,影响使用者的使用。因此,对结构构件进行设计时应对裂缝宽度进行控制。 2.按\粘结滑移理论\,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宽度足如何定义的?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定义的裂缝宽度是指受拉钢筋截面重心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平均裂缝宽度是构件裂缝区段内钢筋的平均伸长与相应水平处构件侧表面混凝土平均伸长的差值。
3.何谓\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其物理意义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是平均裂缝间距范围内钢筋的平均应力?sm(应变?sm)与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sk (应变?sk)的比值。反映了裂缝间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其物理意义就是反映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对纵向受力钢筋应变的影响程度。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裂缝截面处的钢筋应力
?sk,及与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钢筋配筋率?te等因素有关。 4.什么是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它与材料力学中的弯曲刚度相比有何区别? 答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是使截面产生单位曲率所需要施加的弯矩。
材料力学中,由于材料通常假定为连续均匀的线弹性材料,截面的形状与尺寸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其截面抗弯刚度EI是一个与时间与荷载无关的常数。由于混凝土是非均匀的非弹性材料,其弹性模量 随截面应力增大而减小。同时混凝土结构通常带裂缝工作,截面惯性矩 也随裂缝的开展而降低。混凝土材料随时间的增加有明显的徐变、收缩特性,需要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因此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曲刚度与材料力学中的弯曲刚度相比有较大区别。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曲刚度计算公式是怎样建立的?
答:根据截面平衡关系,确定钢筋与混凝土应力?sk与?ck与内力Mk的关系,根据裂缝
截面应力以及应变不均匀系数确定钢筋与混凝土的平均应变?sm与?cm,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得到截面曲率1/r与平均应变?m之间的关系。由此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
6.什么是结构构件变形验算的\最小刚度原则\?
答:在进行结构构件的变形验算时,为简化计算,采用同一符号弯矩区段内最大弯矩Mmax 处的截面最小刚度Bmin作为该区段的刚度来计算构件的挠度。 7.什么是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答: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构件及结构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其适用性的能力。对于土木工程结构而言是指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当能够承受所有可能的荷载和环境作用,而不应发生过度的腐蚀、损坏或破坏,即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完成安全性与适用性和功能要求,而不需要进行大的维修与加固。 8.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密实性、水泥用量、水灰比、氯离子及碱含量、外加剂用量、保护层厚度等。
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侵蚀性介质等。 9.什么是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碳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何影响?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其它酸性气体渗入混凝土中,将使混凝土中性化而降低其碱性,这个过程就是混凝土的碳化。
当碳化深度大于或等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达到钢筋表面时,将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而使钢筋易于銹蚀。另外,碳化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这都可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混凝土的碳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的影响。 10.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如何保证结构耐久性要求的?
答: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概念设计的方法保证结构耐久性,即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和构造要求。 11.怎样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念设计?
答:(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在一、二、三类环境中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相应的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和最大碱含量的基本要求。
(2)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在一类环境中,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06%;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中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比一般规定的保护层厚实力增加40%;使用过程中应当对结构定期维护。在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