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内蒙古包头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内蒙古包头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6:17:17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4)2SO4溶液浓缩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生成NH4HSO4 B.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酸溶液 C.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D.蒸干Na2CO3溶液最终得到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温度升高,促进NH4+水解,酸性增强,产生NH4HSO4,选项A正确;

B.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选项B错误;

C.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非电解质,如乙醇溶液,通电时乙醇分子不发生移动,选项C错误; D.蒸干Na2CO3溶液,应得到的主要成分仍为Na2CO3,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蒸馏海水,利用沸点的差异分离易挥发和难挥发的物质,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A项符合题意; B.铁矿石炼铁,从铁的化合物得到铁单质,涉及到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石油裂解,使得较长碳链的烷烃断裂得到较短碳链的烃类化工原料,涉及到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 D.煤生成水煤气,C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得到CO和H2,涉及到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将适量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后,溴水层接近A 无色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结论 B.用铁矿石冶炼铁 D.用煤生产水煤气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B 激性气味的气体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然后加入新制C 蔗糖未水解或水解的产物不是还原性糖 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相同条件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前者呈碱性,后者呈中性 B.B

C.C

D.D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2O32 -D 非金属性:S>C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苯分子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产物为硫和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2-和SO32-,不一定是S2O32-,故B错误;

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没有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碱调节溶液至碱性,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实验不能成功,故C错误;

D.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Na2CO3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Na2SO4不水解,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硫酸>碳酸,硫酸、碳酸分别是S元素、C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因此非金属性:硫强于碳,故D正确; 答案选D。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同主族,W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在光照下反应,气体颜色不断变浅,瓶壁上有油状液滴,X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烟”晶体中只含共价键 C.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单质混合在光照下反应,气体颜色不断变浅,瓶壁上有油状液滴,所以Z是Cl,W是C,W、Y同主族,则Y为Si;X的简单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相遇会产生白烟,X为N。 【详解】

A. 根据上述分析知“白烟”为NH4Cl晶体,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含共价键,故A错误;

B.四种元素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 D.W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Z的弱

B.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为Si>Cl>C>N,故B错误;C. X的简单氢化物为NH3,Y的简单氢化物为SiH4,非金属性:N>Si,热稳定性NH3> SiH4,故C正确;D. W的含氧酸为H2CO3,Z的含氧酸有HClO、HClO4等几种,酸性HClO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能产生爆炸,在没有条件下不反应,故错误;

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吸收氯气的能力较小,实验室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错误;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新制的氯水中次氯酸的量较多,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含量较少,强氧化性较低,所以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故正确; ④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氯气、氯化氢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硝酸银溶液不能用于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故错误;

⑤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氯化氢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可以除去Cl2中的HCl气体,但达不到除去HCl气体中的Cl2的目的,故错误;

6.氰气[(CN)2]性质与卤素相似,分子中4个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极性分子 B.键长:N≡C大于C≡C C.CN﹣的电子式:

B.③

C.②③④

D.③⑤

D.和烯烃一样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N)2]的结构为N≡C﹣C≡N,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为A错误; B.N原子半径小于C,则键长:N≡C小于C≡C,故B错误; C.CN﹣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N≡C﹣C≡N含有不饱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选D。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石蜡油可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

B、若待测液中含有Fe3+也能出现相同的现象,故B错误;

C、CH3CH2Br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生产浅黄色沉淀,故C错误;

D、盐酸具有挥发性,锥形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不能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检验、酸性比较、离子检验等,把握实验操作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方案的严谨性。 8.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H相等的①NH4Cl②NH4Al(SO4)2③NH4HSO4溶液:NH4+浓度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常温下,pH为5的氯化铵溶液和pH为5的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HA的电离常数Ka=4.93×10-10,则等浓度的NaA、HA混合溶液中:c(Na+)>c(HA)>c(A-)

D.c(Na+)-c(F-)>c(K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酸性HF>CH3COOH,则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c(CH3COO-)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水解,NH4HSO4溶液呈强酸性,NH4Al(SO4)2中两种阳离子水解显酸性,要使这三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4)2SO4溶液浓缩时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生成NH4HSO4 B.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酸溶液 C.通电时,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 D.蒸干Na2CO3溶液最终得到NaOH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温度升高,促进NH4+水解,酸性增强,产生NH4HSO4,选项A正确; B.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离子浓度等因素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与电解质强弱无关,选项B错误; C.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非电解质,如乙醇溶液,通电时乙醇分子不发生移动,选项C错误; D.蒸干Na2CO3溶液,应得到的主要成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