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动控制原理题目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参考资料
一、基本知识1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输入量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框图和信号流图。
4、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与程序控制系统。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6、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7、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1(s)+G2(s),以串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1(s)*G2(s)。 8、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其正反馈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为G(s)/(1- G(s)H(s))。
9、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G(s)
/(1+ G(s))。
10、典型二阶系统中,ξ=时,称该系统处于 二阶工程最佳 状态,此时超调量为%。
11、应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劳斯表中第一列数据全部为正数,则系统稳定。
12、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所有闭环特征方程的根的实部均为负,即都分布在S平面的左平面。
13、随动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给定信号,恒值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来源于扰动信号。
14、对于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在前向通道中串联比例积分环节,系统误差将变为零。
15、系统稳态误差分为给定稳态误差和扰动稳态误差两种。
16、对于一个有稳态误差的系统,增大系统增益则稳态误差将减小。 17、对于典型二阶系统,惯性时间常数T愈大则系统的快速性愈差。 18、应用频域分析法,穿越频率越大,则对应时域指标ts越小,即快速性越好
19最小相位系统是指S右半平面不存在系统的开环极点及开环零点。
20、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系统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补偿校正与复合校正四种。
21、对于线性系统,相位裕量愈大则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越好。
22、根据校正装置的相位特性,比例微分调节器属于相位超前校正装置,比例积分调节器属于相位滞后校正装置,PID调节器属于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23、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比例控制器,I是积分控制器,D是微分控制器。 24、离散系统中信号的最高频谱为ωmax,则采样频率ωs应保证ωs>=2ωmax条件。
26、在离散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把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的数学方法为Z变换。
27、离散系统中,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串联方式连接,连接点有采样开关,其等效传递脉冲函数为G1(z)G2(z);连接点没有采样开关,其等效传递脉冲函数为G1G2(z)。
28、根据系统的输出量是否反馈至输入端,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29、家用空调温度控制、电梯速度控制等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0、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
析法。
二、基本知识2
1、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
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 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
2、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均无关
50,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
s(5s?10)3、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0,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2s?1)(s?5)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A、 50 B、25 C、10 D、5 5、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超调?% B、稳态误差ess C、调整时间ts D、峰值时间tp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