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05:48

65.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 A.国家政权B.政党 C.政治家D.意识形态

66.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 A.科学技术B.社会基本矛盾 C.阶级斗争D.生产方式

67.在社会结构中居基础地位的是( B ) A.政治结构B.经济结构 C.观念结构D.阶级结构

6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 B ) A.生产方式B.社会形态

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经济结构

6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70.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 )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真理的本性问题 71.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C )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有运动寓于其中 C.无运动寓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72.“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73.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 D)

A.质量互变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系统规律D.矛盾规律 74.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C )

A.事物的消亡 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 C.事物自身的否定 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自我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扬弃 7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 A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 76.阶级现象( D )

A.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B.永远不会消亡

C.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7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 )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78.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7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 ) 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

80.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

8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8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83.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 )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84.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8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B )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87.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B )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88.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9.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9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9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9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9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9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D )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搜索更多关于: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5.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 A.国家政权B.政党 C.政治家D.意识形态 66.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 A.科学技术B.社会基本矛盾 C.阶级斗争D.生产方式 67.在社会结构中居基础地位的是( B ) A.政治结构B.经济结构 C.观念结构D.阶级结构 6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 B ) A.生产方式B.社会形态 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经济结构 6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 )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70.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 )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