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7:46:01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

A.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

结果。这是一种( A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D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6、“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B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C )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9、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0、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D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D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D )

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4、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B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1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梁、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A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C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B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A )

A.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1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B )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1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D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 D.实践—认识—实践

2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D )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 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1、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 ( D )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 D ) 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 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D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 )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绝对性

25、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D )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2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B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27、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定是非 2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B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9、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 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3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C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31.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3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2.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D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 C.劳动者的素质 D.劳动产品的质量

35.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 D ) 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 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36.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B )

A.和平发展 B.暴力革命 C.渐进改革 D.文化宣传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

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 哲学的含义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C ) A、费尔巴哈 B、马克思C、恩格斯 D、列宁

4恩格斯科学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D ) A、唯物论 B、唯心论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从而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谁是世界的本源,从而把哲学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 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D )

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 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B )

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 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唯心主义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感觉、心灵);客观精神(理、绝对精神、绝对理念)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D )

A、指导性 B、实践性C、先进性 D、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C )

A、革命性 B、阶级性C、实践性 D、科学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是:( D ) A、普遍性 B、特殊性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C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12.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C )

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同2

13.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 A )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规律不能创造、消灭、改变,只能适应和运用 14.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D )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矛盾是指(D )

A. 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搜索更多关于: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 A.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 A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 结果。这是一种( A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D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