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2.6 辛弃疾词两首(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8.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9.对词的下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自宋文帝战败,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
C.“可堪”三句写眼前一派升平景象,人们设祭击鼓,纷纷杂杂,有谁还记得这佛狸祠曾是北国异族胜利后建立的行宫?
D.“凭谁问”三句写春秋时期廉颇的故事。廉颇最终虽因年老没被赵王起用,但终究还是有人探问,而自己谁来过问?
10.辛弃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复国,却又壮志难酬。
请你为辛弃疾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20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2.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①。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②门外楼头: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仍在结绮楼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2.综合分析《桂枝香 金陵怀古》《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不超过100字)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
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②
①
1.C
【解析】A项,“揾”应读wèn;B项,“舍”应读shè;D项,“倩”应读qìng。 2.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A项,神雅社鼓—神鸦社鼓、嬴得—赢得;B项,犹愁风雨—忧愁风雨;C项,邪阳草树—斜阳草树。 3.B
【解析】A项,“风流”都是指有功业有文采的人。B项,“多情”,①多愁善感;②有情人。C项,“赢得”都是落得的意思。D项,“清秋”都是凄清的秋季。 4.C
【解析】ABD中的“樯橹”“金戈铁马”“红巾翠袖”均为借代,而C项中的“雪”是借喻,比喻浪花。 5.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为客观题,可先观察答案选项,比较①③④哪个应该放在首句,③中说辛弃疾“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有开启话题的作用,可排除A、C。再看BD,区别在⑤⑥两句的顺序,⑤中有“也是”一词,应放在第⑥句后,因此选D。 6.B
【解析】A项,“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C项,“词要有词牌和题目”有误,例如柳永的《望海潮》就只有词牌名。D项,《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是婉约手法写的,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7.B
【解析】B项,作者用廉颇的典故是表达自己的心志,表明自己得不到重用的愤懑。 8.C
【解析】C项,不是赞扬孙仲谋,而是刘寄奴。 9.C
【解析】A项,“结果被金兵击败”时间错位,宋文帝时代没有金兵;B项,这三句与宋文帝没有关系;D项,廉颇是战国人,不是春秋时代的。
10.(1)铁骨铮铮民族英雄,慷慨悲壮一代词豪。一位英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的一生,奋发激昂,抗战爱国,壮志未酬却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大业。他的词,穷极变化,处处生春。或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或情致缠绵,词意婉约;或清新纯朴,自然真切;或风格独特,幽默诙谐,艺术造诣,词史一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