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专题第10课 蜀道难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三专题第10课 蜀道难Word版含答案高品质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5 17:18:12

1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明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前两句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后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四、诵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种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气势,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因而这一主旨句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复沓的作用,同时对全诗感情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路

1.从教材中积累

唐玄宗天宝初年,手持一把剑、一壶酒的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在皇城脚下,在铺满黄金之地,寻找着自己的匡世之梦。习惯用一双纯洁的眼睛来观照世界的李白,也用明净之心度量着长安,然而,一幕幕尔虞我诈的权势纷争就上演在诗人的眼前,一个个钩心斗角的故事就发生在诗人的身边……丑陋叠加着丑陋,敲打着李白敏感的心灵,让他伤心欲绝!借着酒气与剑气,诗人痛快淋漓地呼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留下千古之绝唱——《蜀道难》。

李白道“蜀道难”“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们佩服。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尊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

2.从历史中积累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

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人生之路上,他顽强拼搏,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登上了辉煌的音乐殿堂。

3.从现实中积累

13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6岁的王娟从此失去了双腿。祸不单行,不堪压力的母亲竟投井寻了短见,随后父亲也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信。可怜的她只能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失去双腿后的王娟,并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幸遭遇而悲观放弃。她用坚强的毅力,以手代步,依靠双手撑着地一步一步地挪动,从小学读到初中,从高中考到大学,2015年9月9日,她“走”进了河南商丘学院的校园,迈向了人生新的起点。

4.从名言中积累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屈原 ——但丁

(3)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才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松下幸之助

(4)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鲁迅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沿着别人的脚印行进并不困难,为自己开拓道路要困难得多,但也光荣得多。

——科拉斯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鲁迅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世上的路都要靠人走出来,不同的人就走出了不同的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所走的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所走的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所走的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所走的路。不同的人物,只因各自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在自己的领域中有了卓越的贡献。

[领悟] 文段开头引用了鲁迅的名言,由此引出“世上的路都要靠人走出来,不同的人就走出了不同的路”的中心论点,接着用屈原、诸葛亮、文天祥等人的事例去证明,增强了说服力。

[精彩范文]

佳作赏析

文章紧紧围绕李白和酒的关系,说明酒在李白的一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酒,李白从被贬不被重用的阴影中走出来;因

①喜欢李白,喜欢那个“凤歌笑孔丘”的李白,喜欢那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喜欢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

②与李白一起饮酒,是人生最快意之事。

③李白这颗诗星灿烂了一千多年,让他的“诗迷”们追了一千多年,也让当下的诗人们羞红了脸。李白说:我喝的是酒,吐出来的是诗。我说:我喝的是酒,吐出来的是饭菜。李白仰天长笑。

④与李白饮酒,不能不提起诗;与李白论诗,不能不说起酒。因为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酒是李白诗作的源泉与动力。酒杯一端,文思如泉,一口下肚,运笔有神。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

⑤李白年轻时也曾想弄个官做,他的知音贺知章推荐他当了大唐皇帝的秘书,可以经常见到皇帝李隆基,也经常能喝到皇帝赏的酒,有时还有洋酒,这让李白觉得当官的感觉还是挺美妙的。一次,李隆基和杨玉环想听几曲新歌,让李白写,没想到李白喝多了,往他的脸上喷了好几碗水才把他弄醒,李白晕晕乎乎地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名花倾国两相欢”,杨贵妃直夸李白太有才了!事后李白后悔得直吐血,他说那是他喝得最失败的一次酒。

⑥在皇帝身边工作的日子长了,李白觉得不舒坦了,他动不动就让李隆基的红人高力士给他脱靴,贵妃为之研磨,弄得高力士很不高兴,就在李隆基跟前说李白的坏话,李白干脆辞去工作,当上了自由撰稿人。

⑦“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让李白逍遥无比,惬意无比。但是他不愿做“隐者”,而要做“饮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虽然得不到朝廷的任用,可

为酒,李白的诗词愈久弥香;因为酒,李白其人其诗流传千古。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伤,伤而不废;正是酒,使李白忘却了人间的烦恼;正是酒,使李白活得潇洒活得从容。

文章结构合理,大量引用李白的诗句来体现李白的性格,全篇语言华美,韵味十足。

写作借鉴 1.学标题

本文标题特别有诗意。和一千多年前的李白饮酒,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作者以想象的笔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点出文章必定和酒有关,和李白的有关酒的诗句有关,让人期待。

2.学开头

引用李白的三句名言开头,这正是李白性格的真实写照。总说了李白的洒脱、高傲、不羁,引起下文。

3.学修辞

第⑦段画线的句子,使

我看不到李白的消沉萎靡。也许,正是酒,使李白愁而不悲,悲而不戚,戚而不伤,伤而不废;正是酒,使李白忘却了人间的烦恼;正是酒,使李白活得潇洒活得从容。

⑧李白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有人同饮,他“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出了万丈豪情;无人对酌,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喝出了浪漫飘逸。得意时,他必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他抽刀断水,举杯消愁。

⑨李白一饮酒,还爱看月亮,这不知是他何时养成的习

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虽然得不到朝廷的任用,可我看不到李白的消沉萎靡”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潇洒和从容。

4.学语言

第⑧段,运用了引用的手法,分别列举了有人同饮和无人同饮时李白的状态,

惯。月白风清。与李白相对而坐,温一壶月光下酒。酒过三巡,充分地展现了李白与酒缘他手端酒杯,望着一轮明月,自言自语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极普通不过的几句话,让酒一熏,就成了后人追捧的名诗。其实,李白不像有的

定终生、难舍难分的情况。

5.学结尾

结尾,用了一个反问句

诗人一样有股思念故乡的柔肠,除《静夜思》等两三首诗之外,“酒,不就是上苍给予李白我再没见过他写其他怀乡的诗。因为他已认作酒乡为故乡了。 的最好馈赠么?”再一次

⑩自古鲜花送美人,宝剑赠名士,那么,酒,不就是上苍给予李白的最好馈赠么?李白因酒而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而更加酣畅淋漓。不知是酒成名了李白,还是李白成名了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想,诗人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非常中肯!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

总结了李白和酒的关系。用余光中的评价收束,提升了主旨。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

[翻译] 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

[明理知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彼”与“此”、“是”与“非”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所以对于万事万物的评判没有永久、终结和全面的结论。就像是非来自个人成见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都有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去肯定别人或否定别人,这种肯定与否定从事物的本性来说是片面的。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事物具有“彼”与“此”的对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明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前两句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后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四、诵读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1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种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气势,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