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兴化市2017_2018年度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
20.如图所示是某种电热保暖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供电电压为6V,R1、R2的阻值分别为3Ω、6Ω,通过旋转扇形开关S接触不同触点,实现高、中、低三个挡位的转换。保暖鞋在低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是 ▲ W,它的高温挡工作1min产生的热量是 ▲ J。
第20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有9小题,共50分)
21.(6分)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一束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它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请画出静止的重锤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在虚线框分别画出开关和灯泡的符号,使之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甲 乙 丙
第21题图
22.(6分)一箱饮品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
含义如下:“毛重”是包装箱及其部所有物品的总质量;“净含量”是包装箱所装饮品的总质量;“数量”是每瓶饮品的体积及包装箱饮品的瓶数;“尺寸”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容,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
(1)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该箱所装饮品的密度多大?
(3)若将此箱饮品搬到5楼(设每层楼高为3米)的家中则需对它做多少功?
▲ ▲ ▲
23.(8分)太阳能路灯在现代道路照明中已经广泛使用。白天,它在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组储存起来,晚间,蓄电池组放电供路灯照明。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在充电至蓄电池组容量的90%时即停止充电,放电余留20%时即停止电能输出。其相关参数见下表。
. . .
第22题图
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转换效率 蓄电池组总容量 大功率路灯组件 180W 15% 400Ah—12V 480W—12V (1)根据文中叙述完成太阳能路灯原理图连接。
(2)若仅靠蓄电池供电,最多可供路灯组件连续正常发光多长时间?
(3)若此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5m,当其垂直太阳光方向放置时,最大发电功率达到180W,则当地垂直太阳光方向1m 围太阳能电池板所接收太阳辐射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 ▲ ▲
24.(4分)小明和小华用同样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规律,其加热器在单位时间供给水的热量恒定,根据测量记录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如图)。(忽略水在沸腾前质量的变化)(1) ▲ 图反映了水沸腾前气泡的现象,气泡从形成到上升过程中,气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 后 ▲ .(2)根据图中图像信息计算确定小华实验时水的初温t0= ▲ ℃.
10050t0056时间/min温度/℃小明小华2
2
第23题图
图甲图乙第23题图1第24题图 第23题图2第25题图
25.(3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第二次实验时小车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如图所示。为了继续探究,小明提出以下两个方案:A.降低小车从斜面上的释放高度,重新实验;B.把原玻璃板更换为更长的玻璃板,接着做第三次实验。你认为这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有 ▲ (填方案代号)。小华提出:不做任何调整,也可以继续完成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小明认为小华的方案是可行的;请你写出可行的理由: ▲ 。 26. (6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甲
第26题图
乙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2)图乙刚好成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 (选填“左”或“右”)
. . .
移动一段距离,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一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 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 。
3
27.(5分)利用容积为10cm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的原理是 ▲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
第27题图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 长度为5cm; (5)则大气压的值为 ▲ Pa;
28.(7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
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电源为可连续调节输出电压且可以显示电压值的新型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
(3)排除故障后,小明依次完成实验,记录部分数据如下表。
乙
第28题图 甲
由1、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 . .
(4)进行第4次实验时,小明用15Ω定值电阻代替20Ω,直接读出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明实验时电源电压是调节为 ▲ V输出的。为保证实验探究的合理性,小明应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第3次实验时滑片位置的 ▲ 侧( 选填“左”或者“右”)。
(5)继续完成第5次实验时,小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时,依然无法达到实验要求。为完成实验,小明可以( ▲ ) A.将电源电压调至 2.8 V
B.把变阻器换为“12Ω,1A”的规格再重新调节。 C.将电源电压调至 3.8V
D.把变阻器换为“5Ω,1A”的规格,再重新调节。
29.(5分)磁感应强度B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6V,R为磁感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
图1
第29题图
图2
x/cm I/mA B/T 1 2 3 4 5 6 10 12 15 20 30 46 0.68 0.65 0.60 0.51 0.20
(1)当图乙S2断开,图甲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mA。闭合S1和S2,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读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R处的磁感应强度B逐渐 ▲ 。(2)闭合S1和S2,滑片P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R,测出R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x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算出R处磁感应强度B的数值如上表。请计算x=5cm时,B= ▲ T。(3)综合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增大而 ▲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
1-12 ACBCB CCABA AD
13. 15 D 14. 减小压强 省力 电磁波 15. 600 2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