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汕头龙湖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基础 (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分) (2)庭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1分)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诗人胸襟豁达并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2分)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水藻真绿,把终年??????(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
(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 )的文字。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①《富春江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景色。因为年代久远,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但丝毫 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 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掩饰 制约 因地制宜 C.掩盖 控制 因势利导
B.掩饰 控制 因势利导 D.掩盖 制约 因地制宜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为了更好地了解汕头的历史和文化,我校有近8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汕头一日游”活动。(去掉“近”或“左右”)
B.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了学业。(把“他们”改成“我们”)
C.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和“培育”进行对调)
D.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水平。(把“培养”改为“提高”,或者把“水平”改为“能力”)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 。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7.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译文: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C.纵使路途再漫长,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
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
【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
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一日/吾日三省吾身 ..C.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 ..
B.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卒中往往语 ..D.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既可,公问其故 ..
10.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
11. 用原文回答:《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肌肉运动的奥秘
【资料一】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纤维”则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肌纤维中,除了有细胞必备的配臵外,还有大量的“肌丝”,也就是肌蛋白。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造成肌纤维的伸缩,而不计其数的肌纤维发生伸缩,就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资料二】物以类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据“工作需要”,有着不同的类型,其特点如下: 类型 位臵 运动特点 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同时又肌纤维特点 是所有肌纤维中最长骨骼肌 大多位于四肢,躯干等部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3页(共6页)
靠牵引骨位,可以看到和感觉到。 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骼而产生运动。 人体的消化系统,血管,平滑肌 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心 肌 也感觉不到。 收缩舒张自发进行,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的,能达到40毫米。 长度较短,只有20~300微米。 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 只存在于心脏,看不到,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缩 【资料三】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它从一丝纤维开始,到最后组成一块肌肉,并不是简单的堆积、捆绑,而是“逐级累加”——每条纤维的外部,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N条肌纤维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纤维束后,又会有一层结缔组织膜把它们紧紧裹住,而这些纤维束再聚到一起,还会再有一层膜来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块。这样一层一层分级包裹,就如同生产钢缆时,从钢丝到钢缆的制作过程,可以让组织的负荷强度最大化。 【资料四】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续强力收缩,导致血流中断,乳酸就无法被快速代谢,量大了就会刺激神经,产生酸痛感。等停止运动一分钟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而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其实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为肌肉长时间“闲臵”,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只不过拉伤程度较低,感觉与乳酸堆积类似。当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这种“肌肉拉伤”的。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2. 下列说法与上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
A.“肌纤维”是组成肌肉最基本的“单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 B. 肌肉根据人体运动的需求,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 骨骼肌纤维比心肌纤维长度要长,直径要大。
D. 肌肉运动时如果氧气不足,葡萄糖代谢产物就会变成乳酸。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资料一的说明对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 B. 资料二中运用“大多”“只”等词语,使表达更科学准确。
C. 资料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的介绍了骨骼肌是如何组成的。 D. 资料四用并列式结构介绍了运动中和运动后产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 14. 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浑身的肌肉酸痛。
(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避免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么做?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隐忍的痛 恣意的爱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4页(共6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