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化学一轮综合复习(一)及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综合复习(一)
编制:英荣学 审稿:林清英 2009年2月22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I:127 Ca:40 Mn:55 Fe:56 Cu:64 Ag: 108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一个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B.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能促使蛋白质水解的酶,为了增强酶的活性,洗衣服时水
的温度越高越好。
C.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的含氧量高于河水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 2.下列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镁铝合金密度较小、强度高,常用作制造航天器的材料 B.SO2能使品红、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C.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平衡Fe2 + 2H2O
+
Fe(OH)2↓+ 2H向左移动,溶液
+
绿色变深
D.AgCl难溶于水,用水洗涤AgCl沉淀比用稀盐酸洗涤,损耗AgCl少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①<②<③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⑤>④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4.下列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浓度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1×10
+
-12
? ① ② ③ ? ④ ⑤ mol/L的溶液中,K、Cl、HCO3、Na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
+
+--+
B.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CH3COONH4 ④NH3·H2O,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CO3)+2c(CO32)
+
+
-
-
-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 g CnH2n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4NA C.1 L 0.5 mol/L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5NA
-
D.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第 1 页(共7页)
费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6.某温度下,已知反应mX(g) + nY(g)
nmqZ(g) △H>0,m+n>q,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
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正 (X)=
v逆 (Y)
B.加入X,反应的△H增大
C.增加Y的物质的量,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
c(Y)c(Z)的值变小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分子中都存在C=C,因而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B.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C.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 CHCF )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D.合成ETFE(- [ 2- CH CF 2- 2-2-n
8.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为人类所利用 B.电工在连接线路时,可以将铜线与铝线连接在一起使用 C.可用小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酸钾
D.我国实施“禁塑令”后,商家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主要目的是节约石油,解决能源危机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15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含磷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医疗诊断的核素,其原子核内含有15个中子 B.Cl和I同属于VIIA族元素,则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IO4 C.Li、Na、K、Rb、Cs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D.Na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但Na的半径比Cl的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油、甘油、植物油都属于酯类化合物 B.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氨基酸
C.结构简式为“C7H7-”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基的共有4种
D.可利用煤作原料,提取其中含有的苯、甲苯及酚类物质制取染料、农药、合成材料等 11.高温下,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C(s) + H2O(g) 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H2的浓度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增加少量炭,则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C.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容器的压强,容器中CO的浓度一定减小 D.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值变大
第 2 页(共7页)
费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
-
31
CO(g) + H2(g),
1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铁与硝酸的反应中,1 mol Fe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1 L 0.5 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为NA
+
D.常温常压下,10 g H2 O中所含有的中子数为5NA
13.25℃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与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之比为100,则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是( ) A.14 B.15 C.16 D.12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一定是失去电子的反应物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
-
18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15.目前有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水煤气(CO+H2)合成甲醇:CO(g)+2H2(g)甲醇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合成甲醇的反应,其反应热△H 0 (填“>”“<”或“=”),其平衡常数为K= ,温度升高时,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其他条件不变,将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
原来的1/2,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新达到平衡时c(CH3OH)/c(CO)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⑶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v逆(H2)=2v正(CH3OH) B.v逆(H2)=v正(CO)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⑷在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填序号)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第 3 页(共7页)
费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CH3OH(g)。
班级 姓名 考号
⑸为提高甲醇燃料的利用率,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甲醇气体,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
-
①往该电池的负极上通入的气体是 (填物质名称),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向 (填“正”或“负”)极移动。
-
②该燃料电池的最大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而产生 (填物质名称),导致通入电极的气体通道堵塞。
16.铜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中铜广泛应用于电气、交通、机械、冶金、能源及石化工业、高科技等领域。
⑴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
高温
2Cu2O + Cu2S 6Cu + SO2↑。该反应中Cu2S是 (填“氧化剂”、“还原剂”或“氧化剂和还原剂”),每生成19.2 g Cu,反应中转移 mol电子。
⑵工业上可利用粗铜(含Zn、Ag、Au杂质)经电解制得精铜,其阳极和阴极材料分别为 和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⑶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SO4,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将混合物溶于水,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表,设计了如下方案:
难溶电解质 溶解度/g
①最合适的氧化剂X为 ,原因是
第 4 页(共7页)
费县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Cu(OH)2 1.7×10-6 Fe(OH)2 1.5×104 -Fe(OH)3 3.0×109 -CuSO4 FeSO4 物质X CuSO4 Fe2(SO4)3 物质Y CuSO4 Fe(OH)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