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品文档
增强渗透力等方面。此外,成土母质的性状,也是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带风也是造成土壤流失的重要因素。总之,自然因素只是为土壤侵蚀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人们不合理的活动却是起主导作用的,可以大大地加速或抑制侵蚀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在自然界的活动也日益频繁,如开发利用土地、植物资源,以及挖矿、筑路、修水利、建电站、盖工厂等,这些活动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发生水土流失。
拟建项目沿线的地势低平,高差相对较小。由于具有较好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特征,沿线地区内土壤植被及水土保持情况相对较好。原生水土流失小,大部分地区属微度侵蚀范围,仅在河岸、渠岸等地段存在少量的轻、中度侵蚀,局部地区的人为活动存在少量的工程侵蚀。
7.2.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水土流失预测分为工程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进行。从本工程的特点及工程运行情况来看,工程带来的地面扰动、植被破坏、弃土弃渣等造成的施工裸露面而新增水土流失主要集中于工程建设期。生产运行期由于各项水土防治措施已发挥相应的功能,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因此水土流失预测时段选择为工程建设期。 7.2.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1)原有水土保护设施及其面积的损坏或损失
本工程原有的水土保护设施均保留。在水环境整治规划中,严禁侵占现有河流,临时占地也尽量不占用耕地、林地,因此,本工程不会造成较大的水土保持面积的损失。
。
45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本项目位于平原地区,因此土壤流失强度不大。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下雨过程中对堆土区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及临时堆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本工程不造成大量的裸露的土壤开挖面,因此基本没有大面积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 7.2.4水土流失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形成较大面积的挖损和堆垫地貌,地面植被、土壤损失殆尽,对施工区及其周边区域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1)造成河水浑浊、影响水质:河流开挖、拓宽、驳坎砌埠时流失的水土直接流入下游河道,造成河水浑浊、影响水质。开挖的土方如不及时运走或堆放时被覆不当,遇雨时(尤其是强风暴雨时)泥砂流失,通过地面径流入河流,造成河水浑浊、水质恶化。
(2)地面塌落和土地占压导致植被毁坏:项目区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植被覆盖度较高,树种多样。因堤岸自然地势存在高差,如不采用适当的开挖方式进行土体剥离,易造成大堤蹦落和塌陷,同时排放的废弃土、石渣对地表植被的占压,使本来长势良好的乔木、灌木树种等和草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产生扬尘,影响大气质量:弃土如不及时运走或被覆不当,遇雨会随地流淌,有一部分沉积地面,遇晴天或大风时就会产生扬尘,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不少城市的大气中TSP值超标就与施工弃土有很大关系。
(4)影响市容、破坏景观:弃土如不及时处理,被雨冲散,零乱分布,有风时会造成漫天风沙,影响市容、破坏陆域景观;泥砂进入河流后,使河水能见度降低,影响水域景观。
。
4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7.2.5 水土流失的控制措施
(1)植被
河道开挖等将有临时性的施工占地,如果占用了绿地,在施工结束后,只要认真清理、恢复原貌,将不会造成大的植被损失,因此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尽快恢复植被。
(2)土地利用
①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及时将临时占地恢复原状。
②工程的临时占地尽可能不要占用原有绿地,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原状;占用绿地的,必须重新植树种草,确保绿地面积不受损失。
(3)水土保持
①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土石方平衡工作,开挖的土方应尽量作为施工场地平整回填之用。如果有弃土,应妥善处理;如有缺土,应采购岩渣砾料代替。
②工程施工应分期分区进行,不要全范围全面铺开,以缩短单项工期。开挖裸露面要有防治措施,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③弃土或借土的临时堆放场地中,若有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其周边应挖好排水沟,避免雨季时的水土流失。堆土的边坡要小,尽量压实,使其少占地且不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
④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工人关于水土保持的教育,暴雨时不施工,减少水土流失量。 7.2.6 水土流失监测
为了适时掌握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状况,工程水地流失及其危害,测算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工程建设服务,在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年的年初就应建立好水土流失监测体系。
。
4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监测等。应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有相应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的单位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制度。
(1)监测目的
水土流失监测的目的在于分析主体工程建设区对区域水土的流失的影响,掌握水土保持工程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为今后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积累经验。
(2)监测区域、监测时段
根据工程总体布置,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监测区包括:弃渣区、堤防区。监测时段为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第一年。
(3)监测内容及方法
监测项目包括水土流失因子(降水、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水土流失形式、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
监测以定点监测为主,流动监测为辅,根据需要,可采用对比监测、抽样监测、GPS定位监测方法进行。 7.2.7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和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家环境局发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卡办法》,严格执行“三权、一案、三同时、四制”制度,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标制、项目监理制、确保项目
。
48欢迎下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