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
正确的是( )
A.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 B.甲、乙过程中的[H]转移途径相同 C.进行甲、乙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差异 D.c过程需要水的参与
25.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Ⅲ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 B.阶段Ⅰ生成的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2+
C.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等提供动力
D.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二、综合题 26.图甲为豌豆种子吸水三个阶段的模式图,图乙为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的曲线.请冋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一般需要的条件是: .有些种子萌发还需耍光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2)图甲第 阶段发生的主要是渗透吸水,理由是 .
(3)图乙在胚根长出前发生的主要是 (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4)由右图可以得出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是: . 27.某兴趣小组围绕酶的特性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已知酚氧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能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比如酚氧化酶可引起果蔬酶促褐变,也是引起果汁褐变的最主要因素.将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分装在甲、
乙、丙三只试管内,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甲试管不作处理,乙试管加入蛋白酶,丙试管滴加强酸物质. 第二步:10分钟后,向三只试管内分别加入2mL缓冲液.
第三步:再向每试管内加入2mL酚类物质,并观察三只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1)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丙三支试管内的颜色分别为 、 、 . (2)实验分析:试管甲、丙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知识拓展:酚氧化酶的合成是否需要酶的催化? ;是否需要ATP提供能量? .
实验二: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设计以下三种方法方案. 各组试管的添加物质 鉴定试剂
方案一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碘液 方案二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蔗糖 斐林试剂 方案三 一组试管内加淀粉酶和淀粉,另一组试管内加蔗糖酶和淀粉 碘液 (4)方案一不可行的原因是 ; 方案三不可行的原因是 .
28.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O2、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无氧呼吸不计):
步骤一:摘取外型正常、生长旺盛的菠菜叶若干,在叶上避开大型叶脉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lcm
的小圆形叶片30片; 步骤二:用适当方法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待用,此时叶片全部沉在水底;
步骤三:取3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然后备放人10片小圆形叶片; 步骤四: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将步骤二中的烧杯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结果发现小圆形叶片仍全部沉在水底,试分析其原因: .
(3)农业生产上许多增加产量的措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 .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增加产量外,还可以通过 . 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30.气孔是CO2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叶面积的CO2相对量,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研究小组探究了植物A和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图1表示温度对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
(1)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填“A”或“B”)。
(2)由图1可知,最适合植物A生长的温度是 ℃;在M点时,植物A的10平方米叶片5分钟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约为 mmol。
(3)图2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是 。
31.图1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实验,图2表示小麦在最适宜的光照强度、C0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图3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回答:
(1)从图1中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 .如果将长势相同的高粱和小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02 体积浓度环境,一段时间后, 幼苗先死亡.
(2)图2中的A点表示 ,图2中测得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为(用单位时间内CO2的总吸收量表示) mg/单位面积.h.当温度达到 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
用.
(3)图3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D表示 .写出小麦水淹时根尖细胞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A、随着细胞逐渐吸水复原,细胞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吸水能力逐渐降低,A错误;
B、随着细胞逐渐吸水复原,细胞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吸水的动力越来越小,因此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正确;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错误; D、细胞吸水的能力死不断降低的,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酒精而不是盐酸洗去浮色,①错误;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的作用分别是研磨充分和溶液色素,但没有加碳酸钙保护色素,所以研磨液呈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被破坏了,②错误;
③在叶绿体的色素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呈现蓝绿色,所以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③正确;
④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但染色体只是真核生物具有的结构,④错误;
⑤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⑤正确. 所以错误操作或想法有①②④. 故选:B. 3.C 【解析】
试题分析:A、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大多数来自胚乳,其中有机营养物质不来自环境,A错误;
B、有活力的种子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所需有机物来自胚乳,B错误;
C、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氧气不足,使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种子有毒害作用,C正确.
D、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试题分析: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的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H2O)中的化学能,A错误;
B、C3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