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章《细胞的代谢》单元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把一个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投入清水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将( ) A.逐渐增强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2.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3.在温度、光照都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D.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4.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5.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及主要产物是( ) A.第一阶段、丙酮酸 B.第二阶段、二氧化碳 C.第三阶段、水 D.第三阶段、葡萄糖
6.夏天中午植物气孔关闭,CO2吸收量下降,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先减少的物质是( ) A.五碳糖 B.三碳糖 C.三碳酸 D.蔗糖
7.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中参与CO2固定的化合物及固定的产物是( ) A.RuBP 和蔗糖 B.RuBP和三碳酸 C.三碳糖和三碳酸 D.三碳糖和葡萄糖 8.主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 A.需要消耗能量
B.被转运物质由低浓度到达高浓度 C.需要载体蛋白
D.协助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
9.淀粉酶能在极短时间内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使麦芽糖发生水解,这体现了酶的( ) A.高效性和多样性 B.催化性和专一性 C.高效性和专一性 D.催化性和高效性 10.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足( )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11.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2中实线是在图1温度a时的生成量.则当温度增加至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12.如图甲表示某植物内的光照下CO2的吸收速率、黑暗中CO2的释放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乙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 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四种化合物
C.若乙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温度a>b>c D.若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某种酶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酶浓度a>b>c 14.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为红细胞膜,其上D糖蛋白会导致免疫反应,说明这些糖蛋白具有抗原的特点 B.若此为脑细胞膜,决定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B磷脂双分子层
++
C.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
D.若此为肝细胞膜,其中的E可看做[H],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水,同时形成大量ATP
14
15.用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 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
C.二氧化碳被还原为糖的过程 D.光合作用中能量的传递过程
16.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和产生A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 ) A.阶段一和阶段二 B.阶段一和阶段三 C.阶段二和阶段三 D.阶段三和阶段三 17.蔗糖酶能够催化蔗糖水解.下表是在同﹣温度下研究蔗糖酶和蔗糖浓度对水解反应速率 影响的系列实验结果. 实验组 编号 蔗糖酶浓度 蔗糖浓度 相对反应速率 实验一 1 0% 10% 0 2 1% 10% 25 3 2% 50 4 4% 100 5 5% 实验二 6 2% 7 2% 5% 25 8 2% 10% 50 9 2% 20% 65 10 2% 30% 65 10% 10% 10% 0% 200 0 下列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酶浓度低于5%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蔗糖浓度 B.实验二中,蔗糖浓度高于20%后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浓度 C.两组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无关变量有差异,因变量相同 D.如果系列实验条件温度升高5°C,相对反应速率可能降低 18.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B.图中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19.将马铃薯块切成两半,各在其上挖个凹穴,穴内外分别放两种溶液,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0.3g/mL的蔗糖溶液,液面一样高.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蔗糖溶液,b是清水 B.a是清水,b是蔗糖溶液 C.甲中c处细胞吸水 D.乙中c处细胞失水 20.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21.苹果果形端正、皮薄甜脆、汁多爽口.为了尽量延长新鲜苹果的储藏时间,储藏条件最好是( )
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 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 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 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 22.下列科学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证明了促胰液素的存在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无法根据CO2是否产生来判断其呼吸方式
D.科学家卡尔文用标记的二氧化碳供一种单细胞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23.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部分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B.人体激烈运动时,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CO2
C.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还原 D.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4.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 C、H、0的转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