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学习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0页的例3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的有关习题
学习目标:
1. 经历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探索过程,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凑整,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资源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 介绍朝三暮四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养猴人运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知识吗?(加法交换律)
2. 引出课题
养猴人运用交换律就安抚了猴子的情绪。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探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介绍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温故奠基,以旧引新
1.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a+b=b+c;(2)加法结合律:(a+b)+c=a+(b+c) 2. 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1)348+217+162=348+( + ) (2)(35+87)+13=35+( + ) (3)56+47+44=(56+ )+47 三、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 出示情境图
在上节课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李叔叔要骑车旅行一周,计算出他前三天一共行驶的里程数,李叔叔旅行的后四天是怎么安排的?出示情境图。
2. 明确条件,提出问题 ①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第四天,从A到B,要骑115km。第五天,从B到C,要骑132km。第六天,从C到D,要骑118km。第七天,从D到E,要骑85km。)
②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3. 学生尝试列式解决
怎样列式呢?(生独立列式115+132+118+85) 请你算一算,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呢?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4. 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方法一:(按照正常运算顺序计算)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
方法二:(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115+132+118+85
=85+115+132+118←加法交换律
=(85+11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观察比较,你发现哪种方法简便呢?第二种方法为什么简便?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发现:①第二步、第三步分别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②学生可能对添加小括号的那一步计算有异议。
教师可引导:后面的括号是为了清楚地体现出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要先算后面两个数的和,前面的两个加数也加上括号,就可以同时计算两边两个括号的加法,节约了计算步骤。
③按照正常运算顺序计算不简便。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之后,再用加法结合律计算,能够凑成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四、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1. 第一关:学以致用。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算一算,再思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加法时,要先观察数据的特点,把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2. 第二关:走进生活
(1)刘老师为学校采购了功名的体育用品,一共花了多少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