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 硅》同步训练
13.D 【解析】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A错误; B.SiO2+2CB错误;
C.6gSiO2为0.1mol,含有0.4mol硅氧键,故C错误;
D.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高温时,能够与碳酸钠固体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答案选D。 14.A 【解析】
向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通入CO2① CO2先和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当Ca(OH)2消耗完时,继续通入CO2①CO2和KOH反应生成K2CO3,当KOH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CO2①CO2和K2CO3反应生成KHCO3,后CO2和CaCO3①H2O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故选A① 15. ① ① ① ①①
【解析】①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提供氧;①氧化铝的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①硅是半导体,可以应用于芯片、太阳能电池;①二氧化硅对光具有良好的全反射作用,能作光导纤维。故答案为①;①;①;①。
16.6MgO·4SiO2·4H2O① ①适当提高温度①①适当延长浸取时间① ①采用连续搅拌的形式,①适当提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① 硅酸钠① 防止生成硅酸胶体①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1~2滴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洗涤干净① 【解析】
①1)硅酸盐由盐的书写形式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①改写的一般方法为: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
高温Si+2CO↑,可知当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即0.1mol气体时,得到0.05mol即1.4gSi,故
化物、水,蛇纹石[主要成分为Mg6①Si4O10①(OH)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6MgO·4SiO2·4H2O①正确答案:6MgO·4SiO2·4H2O①
①2①碱浸时,为提高其中硅酸盐的浸取率①可以适当提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可以适当延长浸取时间,提高浸取率①可以采用连续搅拌的形式,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适当提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①加快反应速率①提高浸取率,所以正确答案:①适当提高温度①①适当延长浸取时间①①采用连续搅拌的形式①①适当提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①
①3①蛇纹石的主要成分为①6MgO·4SiO2·4H2O①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SiO2①生成Na2SiO3①所以过滤1得到的滤液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①还含有少量的没有反应的氢氧化钠①正确答案:硅酸钠①
①4①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硅酸胶体,正确答案为:防止生成硅酸胶体;
①5①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①可以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来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具体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1~2滴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洗涤干净,正确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1~2滴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洗涤干净①
17.M 9 4 二氧化硅 共价键 3 Mg2Si + 4NH4Cl = SiH4+ 4NH3+ 2MgCl2 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C—H键比C—O键稳定。难以生成 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sp3 1①3 [SiO3] n2n-(或SiO32-) 【解析】 【分析】
(1)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据此解答; (2)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形式存在;
(3)硅晶体和金刚石晶体类似都属于原子晶体,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在金刚石晶体的晶胞中,每个面心有一个碳原子(晶体硅类似结构),则面心位置贡献的原子为 6×(4)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NH3和MgCl2; (5)①键能越小,化学键越不稳定;
1=3个; 2
①键能越小,化学键越不稳定,反应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方向进行;
(6)硅酸盐中的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 【详解】
(1)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L、M,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对应能层分别别为K、其中能量最高的是最外层M层,该能层有s、p、d三个能级,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有5个轨道,所以共有9个原子轨道,硅原子的M能层有4个电子(3s23p2); (2)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
(3)硅晶体和金刚石晶体类似都属于原子晶体,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在金刚石晶体的晶胞中,每个面心有一个碳原子(晶体硅类似结构),则面心位置贡献的原子为 6×
1=3个; 2(4)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NH3和MgCl2,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方程式为:(5)①烷烃中的C-C键和C-H键大于硅烷中的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所以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①键能越大、物质就越稳定,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故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硅酸盐中的硅酸根(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故答案为:sp3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iO32-。
18.SiO2+2NaOH=Na2SiO3+ H2O 氢氟酸 4I-+2Cu2+= 2CuI↓+I2 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紫红色 Fe、Cu Fe+2H+=Fe2++H2↑ Cl2+2FeCl2=FeCl3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 H2O ;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通常用氢氟酸雕刻玻璃。(2)硫酸铜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白色的4I-+2Cu2+= 2CuI↓碘化亚铁铜沉淀,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碘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I2;碘溶于苯,苯不溶于水,在上层, 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紫红色 。(3)①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溶液
中回收铜需呀加入过量的铁,所以滤渣有Fe、Cu;①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铁溶解生成氯化亚铁,铜不①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解,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方程式为Cl2+2FeCl2=FeCl3 考点:二氧化硅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