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机化学实验下课程教学大纲
和铅的硫化物,铅的难溶盐,铅丹的组成。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在制SnCl2溶液时为什么必须加Sn粒同时加HCl,如何鉴别SnCl4、,SnCl2? 如何分离PbS和SnS?
实验十 锑和铋 (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锑铋氢氧化物的制备和酸碱性,掌握Sb(Ⅲ)和Bi(Ⅲ)盐的水解作用,Bi(Ⅲ)的还原性和Bi(Ⅴ)的氧化性,Sb和Bi的硫化物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
Sb(Ⅲ)和Bi(Ⅲ)盐的水解作用,Bi(Ⅲ)的还原性和Bi(Ⅴ)的氧化性,Sb和Bi的硫化物的性质。
实验内容
Sb(OH)3、Bi(OH)3的酸碱性,Sb(Ⅲ)和Bi(Ⅲ)盐的水解作用,Bi(Ⅲ)的还原性和Bi(Ⅴ)的氧化性,锑、铋的硫化物和硫代酸盐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1、如何解释Bi(Ⅲ)的还原性和Bi(Ⅴ)的氧化性?
2、实验室中如何配制氯化亚锡,三氯化锑和硝酸铋溶液?与他们的哪些性质有关?
实验十一 铬和锰(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铬和锰各主要氧化态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及其各主要价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重点和难点
铬和锰各主要氧化态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及其各主要价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实验内容
氢氧化铬(Ⅲ)的生成和性质,铬(Ⅲ)盐的水解,铬(Ⅲ)的还原性和铬(Ⅵ)的氧化性,铬酸根和重铬酸根在水溶液中的平衡,重铬酸铵的热分解,难溶性铬酸盐,三氧化铬的生成和性质,过氧化铬的生成和分解,锰(Ⅱ)的化合物的性质,锰(Ⅳ)的化合物的生成和性质,锰(Ⅶ)的化合物的性质。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怎样实现Cr3+、CrO42-;Mn2+、MnO2;MnO2、MnO42-;MnO2、MnO4-间的互相转化?如何分离?
实验十二 Cu和Ag(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铜银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热稳定性,及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重点和难点
掌握铜银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热稳定性,及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内容
氢氧化铜的生成和性质,铜氨络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氯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碘化亚铜的生成,氧化银的生成和性质,银的络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比较Cu(I)和Cu(II)化合物的稳定性。Cu(I)和Cu(II)互相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十三 Zn、Cd、Hg(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Zn、Cd、Hg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热稳定性,及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注意汞及其化合物的安全操作。 重点和难点
Zn、Cd、Hg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热稳定性,及其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汞及其化合物的安全操作。 实验内容
锌和镉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氧化汞的生成和性质,锌与镉的络合物,汞(Ⅰ)与汞(Ⅱ)的相互转化,汞的络合物的生成和应用,未知溶液鉴别。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如何实现Hg(I)、Hg(II)之间的转化?如何分离Zn2+、Cd2+、Hg2、Ag+?
实验十四 Fe、Co、Ni(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的Co(II)、Fe(II)、Ni(II)还原性及M(III)的氧化性,了解Fe、Co、Ni配合物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
掌握的Co(II)、Fe(II)、Ni(II)还原性及M(III)的氧化性,了解Fe、Co、Ni配合物的性质。 实验内容
铁(Ⅱ)、钴(Ⅱ)、镍(Ⅱ)化合物的还原性,铁(Ⅲ)、钴(Ⅲ)、镍(Ⅲ)化合物的氧化性,铁(Ⅱ)的还原性和铁(Ⅲ)的氧化性,铁、钴、镍的络合物,氯化钴(Ⅱ)水合离子颜色变化,Fe3+、Co2+和Ni2+的鉴别。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如何鉴定Fe2+、Fe3+、Co2+、Ni2+?
实验十五 常见金属阳离子的分离及鉴定(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巩固金属化合物有关性质(氧化还原性、酸碱性和配位性等),掌握分离和个别鉴定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方法,熟悉离子检出的基本操作。
重点和难点
p区部分离子的鉴定,ds区部分离子的鉴定,部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内容
s区离子的鉴定,p区部分离子的鉴定,ds区部分离子的鉴定,部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思考题
由碳酸盐制取铬酸盐沉淀时,为什么用醋酸溶液去溶解沉淀而不用盐酸溶液去溶解?
实验十六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3学时)
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巩固非金属阴离子有关性质,掌握分离和个别鉴定常见非金属阴离子混合液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NO2-、S2-、SO32-、SO42-、S2O32-、S2O72-、S2O82-和S4O62-等的鉴定
实验内容
常见阴离子S2-、SO32-、SO42-、S2O32-、S2O72-、S2O82-和S4O62-等的鉴定,混合离子的分离(1)Cl-、Br-、I-混合物的分离与鉴定,(2)S2-、SO32-、S2O32-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实验教学。
实验 实验名称 学时 思考题
1、有一混合物是下列盐中的两种,加水溶解时有沉淀产生。将沉淀分为两份,一份溶于HCl溶液,另一份溶于HNO3溶液。指出是下列哪两种盐?
BaCl2、AgNO3、Na2SO4、(NH4)2CO3、KCl
2、一个含Ag+和Ba2+能溶于水的混合物,下列阴离子哪几个可不必鉴定?
SO32-、Cl-、NO3-、SO42-、CO32-、I-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学生可直接获得大量化学事实,有利于《无机化学》理论课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利用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规范地掌握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巩固并验证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结合研究性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习后续课程、参加实际工作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学时分配:(选学其中48学时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合 计 败原因。
实验名称 氯化钠的提纯 去离子水的制备 硫酸亚铁铵铁的制备 硫酸亚铁铵铁含量的测定 P区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卤 素 P区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硫、磷、氮 P区重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碳、硅、硼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铝、锡、铅 锑、铋 d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1)----铜、银 ds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锌、镉、汞 d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1)—— 铬、锰 d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铁、钴、镍 常见金属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学时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8 五、课程习题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教材课后的思考题,并总结实验成六、课程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4。 2、参考书:
(1)《无机化学实验》 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无机化学实验》大连理工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