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叶街可研最后定稿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于长江航运比较方便,前两个地区经济条件优越,资源差距较大,但受到交通直达性和距离的制约;四川和重庆由长江航运较方便,本身资源条件好,而且铁路交通受限,距离较远。
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市场)
除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的其它国内市场。该市场应将经济能力强的城市居民作为机会市场,作为本区国内客源市场的补充。
海外客源市场特征与营销
海外市场是开拓江西旅游业的主攻方向,尽管1979—2000年江西国际旅游有了快速发展,接待人数增长近40倍,旅游创汇增长了101倍。但是近年来,海外游客总量增长率仍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江西接待国际旅游者与周边省份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处于弱势,游客区域结构、停留时间和人均花费也存在明显的差距。
根据调查,海外来赣旅游者对山水风光感兴趣的约54﹪,不及浙江、安徽和湖南,对文物古迹感兴趣者次于湖北、湖南,高于广东和福建。在民俗风情方面次于湖南,高于其它省份。而饮食烹调、医疗保健和海河湖滩方面,远低于周边邻省。
核心市场:港澳台、东北亚(主要是日、韩)、东南亚3大市场。东南亚主要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组成。东北亚的日本是高占有率低增长型国家,韩国属于低占有率高增长型国家,应重点促销。
机会市场:上述以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海外市场营销手段
45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树立大市场营销的观念,进行全方位的市场营销,以崭新的姿态,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塑造旅游形象,以“禅宗圣地 月亮之都”为主题,充分发挥明月山温泉景区“山、泉、禅、农”资源优势,全面树立宜春的旅游整体形象。引入整体形象策划(CI)等现代创意手段,强化整体形象策划,提出视觉识别符号和口号,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全方位设计。
精制景区的出版物,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广播电视,快报杂志向外宣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参加组织新闻发布会、旅游博览会、交易会,邀请海内外旅游商和媒体考察,着力进行形象促销。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联网和各种高科技设备,建立旅游网站,开展网上促销,推出虚拟旅游,开发网上旅游市场。加强事件营销,举办各种节庆、会展等活动,进行多元化促销活动。
46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化的过程是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城市的各项功能都要落实到土地资源上.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空间的拓展.城市开发建设所需土地的供应至关重要。土地总面积的有限性从宏观上限制了土地总供给,这一点在城市土地利用中显得更为明显。长期以来,用地不足是引发诸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退化等“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土地资源资本化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土地资源的资本化,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和运作成为必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解决“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一、土地资源利用
城市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这一特殊资源,而土地资源又是人类社会生存不可脱离的基础,因此,住房的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地址位于宜春市宜阳新区东北方向,南邻环城北路,距离市政中心约3公里,西边为规划中的卢洲北路,东临秀江河。
项目地址原为零乱、无规则的荒地,现用于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充分提高该区域的土地价值,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综合利用分析
47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按照《宜春市宜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将形成景观居住区、商住区、行政中心、商业区、商务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市场区、文化中心、城市公园、教育居住综合区、城市综合功能区11个功能分区。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用地为宜春市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城市综合功能区,地处宜阳新区,符合宜春市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选址于此,将可较好的体现其土地资源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共享价值。
宜春市禅博园五叶街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9.9亩。从人口聚集、美化环境、就业保障、交通方便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都体现了综合利用的效果。
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开挖、打桩、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
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施工扬尘的另一主要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
(2)废水
建设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和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5和SS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约250mg/L、BOD5约150mg/L、SS约150mg/L。建筑施工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其排放量及浓度难以估算。
4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