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煤公司安全管理红线条文解读
义煤公司安全管理红线条文解读(释义)
一、采煤专业:
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末采回撤未编制专项措施或不按措施执行的。 【条文解释】
本条红线是关于采煤工作面过特殊条件下的管理规定;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末采均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回采阶段。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在特殊条件下的回采工作的重点,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特殊地质条件下开采。采煤工作面遇到特殊地质条件时,如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巷或冒顶区,这些条件下顶板大多数非常破碎,又处于构造应力和应力集中区,顶板压力非常大,是顶板管理的重点,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自切眼开始回采至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露面积不断增大,在其自重和上覆岩层作用下,直接顶开始离层、下沉、断裂直至垮落,这就是直接顶初次垮落(初次放顶)。垮落前直接顶承受很高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岩体强度时直接顶开始断裂,甚至出现工作面顶板台阶下沉,煤壁压碎,出现片帮,极易造成顶板事故。因此,要求初次放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典型事例】
某矿炮采工作面处于初采初放阶段,《初采初放措施》规定为“三四排”支护管理方式,炮采三队八点班当班布置的生产任务为:先回柱放顶,然后工作面下
1
半部采煤。10时左右,开始回柱放顶;15时左右,放顶工作接近尾声时,工作面机头以上25米~55米段老塘顶板零星冒落,距机头60米处有连续6根贴帮柱因为受力而倾倒。经维护后四点班正常回采,现场实际采取的顶板支护方式为“二三排”管理。23时35分,机头以上26米~40米处顶板大面积垮落,棚子被推,倒向老塘方向,将正在作业的王某某、蔡某某、孙某某三人埋住。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未严格按照《初采初放措施》执行。 【典型事例】
某矿炮采工作面为倾斜长壁仰采,坡度在14°左右。工作面已接近停采线,遇地质构造带,造成顶板压力大、煤墙破碎,且无末采和过地质构造带专项措施。某年2月4日四点班19时左右,当班放完第5茬炮后,由于泵站开关停电,无法继续挑棚认贴帮柱,炮采队职工于某从工作面机头往上行走到第39-40棚处,被煤墙侧顶部冒落的1米长、0.8米宽、0.4米厚煤块挤伤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回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及过地质构造带未制定专项措施。
2.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未按规定架设的。 【条文解释】
本条红线是关于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和超前支护管理的规定。工作面上、下端头和两巷超前一定范围内为应力集中区,矿压显现较为明显,所以,必须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和超前支护段的支护强度,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超前支护距离为20米。义煤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指导意见》规定,炮采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及综采工作面没有使用端头支架的,要有专门的端头支护设计;上下巷超前支护距离:放顶煤工作面不低于50米,有冲击地压威胁的工作面上巷不
2
低于150米、下巷不低于300米;上下巷高度:炮采工作面不低于1.6米,综采工作面不低于1.8米,上下巷采用拱型棚支护的,超前支护必须编制专门的替棚措施;
【典型事例】
某矿悬移支架炮采工作面,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支护+π型粱,二梁七柱;某年12月25日八点班接班后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工作面下端头第二架机头大棚少一根柱,且有一根单体柱卸液,当班队长安排支护工袁某先将端头浮煤清净后再补打单体柱。袁某按队长要求,在端头清理浮煤。这时,顶板突然来压,造成第二架机头大棚棚粱脱落,砸伤正在下面清理浮煤的袁某。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端头支护未按规定架设,且当班发现端头支护隐患后,采取措施不当,未先加固后进行其它工作。 【典型事例】
某矿综采工作面规定胶带顺槽、回风顺槽超前支护采用打设三排单体柱+π型粱,巷道两帮及皮带帮处各打设一排,长度不少于20米。2010年10月11日四点班,胶带顺槽超前支护工前移单体柱+π型粱时,因皮带未停,巷道下帮超前支护未打设,当班22时36分,巷道顶板来压,未打设超前支护段顶板冒落,将皮带架砸坏两架。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超前支护未按规定打设。
3.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老塘悬顶面积超过10平方米不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的。
【条文解释】
本条红线是关于采煤工作面老塘悬顶的管理规定。老塘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是采煤工作面的重大安全隐患,易造成瓦斯积聚,且顶板来压时,极易推垮工作
3
面支架,造成事故。
义煤公司《采煤工作面老塘悬顶管理规定》,为了安全考虑,悬顶面积不得超过10平方米。为防止老塘悬顶面积过大,可采取①打设丛柱;②从工作面煤壁附近向工作面推进前方顶板打眼放炮;③从上下巷向工作面前方顶板打眼爆破;④从上下隅角、工作面向顶板打切顶眼;⑤采用高压水预先压裂顶板;⑥其他能够保证安全的措施。 【典型事例】
某年7月14日零点班,某矿炮采工作面一部溜子前段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实,悬顶面积3米×7米=21平方米超过规定,跟班队干向队里汇报后,准备在八点班处理。7时20分,在回采过程中顶板突然垮落,造成18棚棚梁砸翻、23棚棚梁推扭严重的侥幸事故。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采煤工作面悬顶面积超过规定时,未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采煤工作面老塘侧采用爆破法强制放顶的。 【条文解释】
本条红线是对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方法的管理规定。老塘悬顶容易造成瓦斯积聚,在老塘侧打眼放炮,极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综放工作面在未采动区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所谓未采动区通常指距离工作面20米~30米以外的区域;②综采工作面或悬移支架工作面等沿顶回采的,采用强制放顶处理顶板时,可以从工作面煤壁附近向工作面推进前方的顶板打眼放炮,严禁向老塘侧打眼放炮。
对采煤工作面老塘悬顶的管理以预防为主,一旦过大很难处理,可参看义煤公司《采煤工作面老塘悬顶管理规定》进行预防。①在悬顶段架设顺山棚加强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