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桥施工组织设计
其中Lc为梁体孔道长度; l1为穿心式千斤顶顶长度;
H、H1为工作锚、工具锚的锚环高度; a 为钢绞线外露长度,a=10cm。
e、钢绞线编束在平地上进行,使钢绞线平直。每束内各根钢绞线编号顺序摆放。钢绞线编束时,每隔1~1.5m用18~22#铅丝绑扎一道,铅丝扣向里,以免影响穿束。绑好的钢绞线束应挂牌存放。
f、钢绞线搬运采用人工搬运,抬吊点间距不得大于3m,两端悬出长度不大于1.5m。
g、钢绞线的制作、安装、试验等必须满足招标主规范要求。 ③张拉施工
本工程预应力束张拉采用一端张拉,伸长值及应力双控制。
A、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机具设备,张拉前机具进行配套校定,张拉设备校定后有效期一个月,也不得超过200次作业。锚具外观尺寸、型号、质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探伤检测,锚具的锚固力达到极限强度(钢绞线b
的抗拉强度R y)的95%以上,并无损伤和锚塞滑移、钢束过量回缩等现象。锚具进场使用前,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尺寸、硬度、锚固力等各项检验。
B、预应力设备及锚具的校验及检验报告,应及时填报给工程师,经工程师同意并签认后,方可正式使用。
预应力张拉按以下程序进行:
0→初应力 刻伸长值线→105%6K 持荷5分钟→0→6K(锚固)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出现断丝现象有,千斤顶严重漏油,油压表不回零,调换千斤顶及油压表时,均应重新核定张拉机具,再重新张拉。
C、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松张。松张顺序由两侧向中间分两批左右对称进行。松张后切割外露纲绞线,用混凝土封闭外露端头。
④混凝土浇筑
板梁均采用C40砼。砼配合比由试验优选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a、砼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制。
b、最大水灰比为0.45,最小水泥用量为360Kg/m3,也不应超500Kg/m3。塌落度按3cm设计,机械拌制施工。
c、含砂率应不大于40%。
45
d、所有砼材料的氯化物总量不应超过水泥含量的0.1%。
e、配合比设配,每次应取9个立方体试件,其中3个作3天的、3个作7天的、3个作28天的抗压强度试验。
f、配合比选定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并不允许任意改变。 C、砼拌制
采用HZS型砼搅拌站集中拌制,搅拌站按25m3/h的生产能力设置。 a、每种集料的重量均应按施工配比单进行称量,每种集料的重量不应超过±2%的误差范围。称量机具精度应为±0.1%以内。水、水泥、外加剂数量不应超过允许误差±1%(按各自的重量计)。
b、拌制按工作班所需数量进行,已初凝的砼不得使用,浇注时,坍落度不在规定界限内不用。拌制应均匀,颜色一致。
c、拌制时间至少为:120秒钟(从所有材料进鼓到排出)。 d、搅拌机使用超过30分钟及用完后均应冲洗干净。
e、气温低于+5。C时,不得拌制砼,气温炎热时,应防止过早硬化。 D、砼运输
制梁砼运输采用龙门吊提吊走行。砼容器采用不渗漏不吸水的钢制漏斗,并且在浇注中断超过30分钟时,以及每天作业后予以清洗保养。
砼运输应避免日晒、雨淋,必要时在运送容器上加盖遮挡物。
从搅拌机中倒出后,必须在30分钟内送至最终位置(即入模浇注),并不得产生离析、污染、材料损失等现象。
6.7 板梁架设
6.7.1.施工便道
为了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板梁的架设,运梁车采用轮胎25吨拖车,运板梁道路利用大堤既有道路,同时对大堤道路进行全面整修,确保板梁安全运抵吊装现场。
小桥两侧吊车支放位置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进行整平、压实处理,确保吊车支放在最佳位置,并且安全可靠。
4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