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打印的九年级历史导学案 - 图文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裴玉强 研讨人:裴玉强 审核人: 时间 领导人签字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学习重难点】重点 是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难点 是科学地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学习过程】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 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 、使用天然石块、木块做工具,还属于 ,其生活地点是 。 2、正在形成中的人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最终与猿类分道扬镳,出现了 完全形成的人,人类大约是在 前形成。 3、我们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我们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丁村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哪个进化阶段? 4、当今世界上的黄、白和黑种人这三大人种是在什么进化阶段出现的?形成的原因是?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 ,分为 氏族和 氏族两个时期。其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公有制。不同点是: 。 2、父系氏族后期,由于 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 制和 制 ,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合作探究: 1、 课本第三页动脑筋。 2.比较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的异同点? 3.第五页活动与探究。 达标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1
A、原始人群 B、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A、使用天然工具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 D、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6、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为什么不再杀死战俘?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原因是? 【收获与感悟】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构建出本节知识结构。 2.你还有哪些疑惑? 2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裴玉强 研讨人:裴玉强 审核人: 时间 领导人签字 【学习目标】 1、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各自文明遗存。 2、理解人类早期文明——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理解应用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与今天。 4、理解文明成果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学习重难点】重点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 难点是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一、金字塔的国度: 1、约公元前3000前,在非洲东北部 流域一个统一的 国家建立起来,这是人类最早的古文明之一。 2、古埃及的统治者俗称法老,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 是权力的象征。最大的一个陵墓是 。 3、看课本第7页金字塔图文以及第8页 “修建金字塔”图文,你能想到的描述金字塔的词语有哪些?这两组图文对比,你对金字塔有何感想?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新月沃地指的是亚洲西部一个狭长肥沃地带,在沃地东部依两条河流形成农业区,叫 ,在 世纪, 王国的统治者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制国家。 2、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 ,有何影响? 。 3、汉莫拉比法典的性质: 4. 阅读第9页楷体字及第10页俗语,想想,这部法典,是维护哪些人的利益的?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亚洲南部,由于 河的滋养,约 年开始出现国家。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 制度,史称 。其影响是 , 。 3、通过课本10页楷体字,说出种姓制度的几个等级及其顺序。再结合11页表格,说说这几个等级的身份和职责。各等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合作探究: 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① 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② 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③ 图A的用途是什么?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图B ④ 图A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问题 图A 3
⑤ 图B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法老权力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奢侈,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都可由金字塔的建造反映出来。” ——引自《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请回答: ①“法老”指的是谁? ②金字塔的建造如何反映出“一般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奴役”?试举例说明。 ③除了金字塔外,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还有何表现? 3.列表比较上古四大文明古国。(所在地、流域、文明标志及大致时间) 达标检测: 1、古代非洲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3 、乐山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古代西亚奴隶社会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选取的素材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4、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导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 B、第二等级刹帝利 C、第三等级吠舍 D、第四等级首陀罗 5、今天的伊拉克仍然暴力不断。他所在的两河流域曾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出现在该流域的文明古国是: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6、下列国家中,推行过种姓制度的有: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7、印度奴隶社会种姓制度所反映出的实质是: 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力义务的多少 C、严格的等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异 8、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利益受到保护的见证是: A、推行等级制度 B、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把佛教定为国教 9、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A、狮身人面像 B、空中花园 C、木乃伊 D、 金字塔 10、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 A、 婆罗门 B、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收获与感悟】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构建出本节知识结构。 2.你还有哪些疑惑?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