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州古城

苏州古城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12:30

概况 苏州古城,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5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多处控制保护古建筑、800多处古构筑物。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世界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集于一身的城市,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街区有平江历史街区、拙政园历史街区、怡园历史街区、西中市历史街区等;传统风貌地区有盘门地区、观前地区、十全街地区等;历史地段共有45个。其中平江历史街区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进入国家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苏州古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列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截至2008年: 1 云岩寺塔 五代 虎丘 2 瑞光寺塔 北宋 盘门内

3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 南宋~明 人民路 4 拙政园 明清 东北街 5 留园 明清 留园路

6 太平天国忠王府 1860-63 东北街 7 玄妙观三清殿 南宋 观前街 8 网师园 清 阔家头巷 9 环秀山庄 明清 景德路

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 北宋 定慧寺巷

1

11 耦园 清 小新桥巷 12 报恩寺塔 宋~清 人民路 13 盘门 元 城西南 14 狮子林 元 园林路 15 沧浪亭 元~清 沧浪亭街 16 艺圃 明 文衙弄 17 全晋会馆 清 中张家巷 18 俞樾故居 清 马医科 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 拙政园 东北街178号 留园 留园路79号 网师园 阔家头巷11号 沧浪亭 沧浪亭街3号(三元坊附近) 狮子林 园林路23号 艺圃 文衙弄5号 耦园 小新桥巷8号 环秀山庄 景德路262号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昆曲博物馆 张家巷14号 苏州昆曲传习所 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 古琴(虞山琴派) 苏州缂丝,宋锦(包含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包含于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苏州端午习俗(包含于端午节)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苏州园林扩展项目 平江历史街区 中国水乡古镇: 周庄 甪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08年) 第一批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与上海市联合申报)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评弹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2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制扇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端午节 江苏省苏州市(联合申报)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江苏省苏州市 第二批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联合申报) 核雕(光福核雕) (联合申报) 玉雕(苏州玉雕) (联合申报) 另有四个第一批扩展名录: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 灯彩(苏州灯彩) 泥塑(苏州泥塑)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山塘街(第二批) 苏州古城城门

苏州从春秋建立城池到清朝为止,有过15座城门,其中外城门12座(大部分均含水陆双门),子城门3座(苏州吴子城),加上民国新拓的金门和南门,苏州历史上共有过17座城门 : 阊门(阊阖门、破楚门) 春秋城门 胥门(姑胥门) 春秋城门 盘门(蟠门) 春秋城门 蛇门 春秋城门 娄门 春秋城门

相门(匠门,干将门) 春秋城门 齐门(望齐门) 春秋城门 平门(巫门) 春秋城门

吴子城(苏州子城门)3座 春秋城门 葑门 西汉开通 栗门 西汉开通 鲂鱮门 西汉开通

3

赤门 唐代开通 南门 民国开通 金门 民国开通

阊门:阊,形声字,本义为天门。《吴越春秋》:“城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阖闾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闾门以通天气,因复名破楚门”。因其坐落西北,以为通阊阖天风,故以得名。至春申君黄歇时,因讳“破楚”,复改阊门。

胥门:胥门门名来历,众说纷纭,《越绝书》:“胥门外有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即姑苏台),以望太湖。”《吴地记》:“胥门本伍子胥宅,因名。”《府志》:“胥门西门也。一曰姑胥门。”《祥符图经》:“子胥家于此,后以谏死,扶目悬于门,因名。”张紫琳《红兰逸乘》曰:“盖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太湖中有胥王庙。)故名其地曰故胥,后世转音为姑苏。而胥门之见于《左氏春秋》,非因伍子胥得名也。”胥门一作姑胥门。“姑”为开口音,即是胥门,时从此门出,有水陆两道抵姑胥山,胥门当得名于此。胥门水陆两门久塞。 盘门:《吴地记》:“旧日蟠门,尝刻木作蟠龙,镇此以压越。”又:“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现存盘门乃元代重建,清初修建门楼,题以“龙盘水陆”额,此门水陆两门并列,两道陆门间为瓮城,盘门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陆城门。

蛇门:在盘门的东边,也是阖闾要制压越国的缘故,象地户立这蛇门。吴在辰位,属龙,。越在已位,属蛇,故蛇门上置木蛇一条,北首向内,表示越臣属于吴。

娄门:《吴地记》:“娄门本号嵺门,秦有古嵺县(即今之昆山县境),至汉王莽改为娄县。” 以对直秦代所置娄县为名,“一州三邑孔道也”,由至和塘可往昆山、太仓。娄门陆门分外城、中城、内城三重,水门也有三道具金汤之固。

匠门:《吴地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闾使干将于此置冶铸剑。”因附近多数居住工匠而得名。吴王阖闾曾经命名士干将在此门设炉铸剑,因此相门又叫干将门。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称:“将门者今谓之匠,声之变也。”讹音为“相门”。

齐门:《吴越春秋》:“阖闾十年既破齐,齐以女为质,吴为太子波聘之。齐女少,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北门,名日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 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就是齐门的来历。 平门:《吴地记》:“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平门在齐门以西。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成的坟,故亦称巫门。平门是当年伍子胥率大军平定齐国,班师回朝而走的城门。 葑门:在古城东,相门之南,并非阖闾城八门之数。《苏州府志》:“古为封门”。《图经续记》:“取封禺二山为名。”《伍子胥传》:“东门缚门谓綒门也,今名葑门。越军开示浦,子胥以涛荡罗城开此门,有缚綒随涛入,故名。”元、明间,葑门城外人烟稠密,逐渐成为市廛辐辏之地,人来客往,负贩贸易。至清代,更趋繁华,清康熙初重葺城楼,顾嗣立题:“溪流清映”额。摇橹出城,外濠南北横流,北行可往娄门,南行可至灭渡桥(今名觅渡桥);南行折东即葑门塘,经近郭市廛,可至荷花荡、黄天荡、金鸡湖。苏州风俗,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荷花荡,楼船画舫小艇,雇觅一空,葑门水门舟楫不绝。

4

搜索更多关于: 苏州古城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概况 苏州古城,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