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和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大纲
9.1.1 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一般形式 9.1.2 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一般形式 9.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Δ) 9.2.1 系统状态方程的直观编写 9.2.2 系统状态方程的间接编写
9.3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Δ)
9.3.1 根据给定系统的差分方程确定状态方程 9.3.2 根据给定系统的框图或流图建立状态方程 9.4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9.5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二、参考书目[2]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信号与系统
1.2 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1.3 信号的运算
1.4 阶跃信号与冲激信号(△) 1.5 信号的分解
1.6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
1.7 线性时不变系统(△) 1.8 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
2.2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与求解
2.3 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状态的转换 2.4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Δ) 2.5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Δ) 2.6 卷积(Δ) 2.7 卷积的性质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1 引言
3.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 △) (一) 三角傅里叶级数
(二) 指数傅里叶级数
(三) 函数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4 傅里叶变换
3.5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6 冲激函数与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3.7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8 卷积特性(卷积定理)(△) 3.9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0 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1 抽样定理(△)
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
4.1 引言
4.2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 4.3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4.4 拉普拉斯逆变换
4.5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电路、 s域的元件模型(△) 4.6 系统函数(网络函数)H(s)(△)
4.7 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4.8 由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决定频响特性(△) 4.9 二阶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
4.10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的零、极点分布 4.11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 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滤波、调制与抽样
5.1 引言
5.2 利用系统函数H(j?)求响应 5.3 无失真传输 5.4 理想低通滤波器 5.7 调制与解调(△)
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7.1 引言
7.2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7.3 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7.4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7.5 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单位冲激)响应 7.6 卷积(卷积和)(△)
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8.1 引言
8.2 z变换的定义、典型序列的z变换(△)
8.3 z变换的收敛域(△) 8.4 逆z变换(△) 8.5 z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 线性 (二) 位移性
(三) 序列线性加权 (四) 序列指数加权 (五) 初值定理 (六) 终值定理 (七) 时域卷积定理
8.6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一) 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8.7 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8.8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8.9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DTFT)
8.10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Δ)
第十一章 反馈系统
11.6 信号流图
第十二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12.1 引言
12.2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12.3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一) 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状态方程 (三) 由状态方程求系统函数
12.4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12.5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变换域求解)(△)
(三)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z变换解 (四) 用状态变量法分析离散系统举例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数字电路》
一. 考试内容
1.数字逻辑基础
(1)常用数制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
(2)几种简单的编码 BCD码:8421码、5421码、2421码、余3码;格雷码。
(3)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 与、或、非、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 (4)基本逻辑定律和规则 逻辑函数的相等,基本逻辑定理,逻辑代数的三条规则,常用公式。
(5)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 与-或式和或-与式,两种标准形式,真值表和逻辑函数式。 (6)逻辑函数的化简 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 2. 逻辑门电路
(1)晶体管开关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开关特性,半导体三极管开关特性,MOS管开关
特性。
(2)TTL门电路 TTL与非门典型电路及其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静态输入和输出
特性、动态特性。
(3)其他类型的TTL门 OC门、三态输出门电路结构、工作特性。
2
(4)其他类型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 ECL电路 IL电路
(5)MOS门电路 各种N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各种CMOS门电路的电路结构,CMOS
集成电路的特点。
(6)TTL与CMOS电路的接口。
3. 组合逻辑电路
(1)由门电路构成的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组合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组合电路的
一般设计方法。
(2)由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 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二进制、
二-十进制编码器的电路结构,通用编码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和应用;二进制、二-十进制译码器的电路结构,通用译码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利用译码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LED显示器,显示译码器的设计和应用;数据选择器电路设计,通用数据选择器集成电路的扩展,利用数据选择器构成组合逻辑电路;数据分配器的构成和应用;半加器和全加器电路结构,高速加法器电路,加法器应用(如码转换器、减法器、十进加法器等);数值比较器电路结构,多位数值比较器的构成。 4. 时序逻辑电路引论
(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模型,状态表,状态图。
(2)存储器件 锁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门控RS锁存器、RS锁存器、D锁存
器);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主从RS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CMOS边沿触发器);触发器逻辑功能转换,触发器应用。 5.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由中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电路结构和常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