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罗伊模式护理个案
3、瘤卒中或颅内转移瘤 约1.5%脑肿瘤可发生瘤卒中,形成瘤内或瘤旁血肿合并SAH,癌瘤颅内转移、脑膜癌病或CNS白血病有时可谓血性CSF,但根据详细的病史、CSF检出瘤/癌细胞及头部CT可以鉴别。
4、其他 有些老年人SAH起病以精神症状为主,起病较缓慢,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表现意识障碍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较重,容易漏诊或误诊,应注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行头颅CT或CSF检查以明确诊断。[2]
临床治疗
确诊SAH之后,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一旦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尽快准备实施开颅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SAH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治再出血、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安静卧床,避免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可对症应用镇静镇咳及抗癫痫类药物。 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症。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也可酌情选用白蛋白。当伴有较大的脑内血肿时,可手术清除血肿以降低颅内压抢救生命。 防治再出血
(1)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2)控制血压,患者可能因为剧痛导致血压升高,注意去除疼痛等诱因。(3)应用抗纤溶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4)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办法。[3] 防治脑血管痉挛
(1)维持血容量和血压,必要时予胶体液扩容、多巴胺静滴,3H疗法(高血容量、升高血压、血液稀释)在国外较多用于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2)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3)早期手术去除动脉瘤、移除血凝块。 防治脑积水
(1)予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分泌,或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2)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心房或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免加重脑损害。
4.解释罗伊适应模式
4.1 历史背景
196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前,罗伊在导师Dorothy E.Johson的指导下开始研究适应模式。
该模式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的整体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对病人的适应问题、一起问题产生的各种刺激加以判断,以调整、干预、控制刺激因素,解决适应问题,降低或避免无效适应,促进人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整体性、适应性的反应[2]。 4.2 适应模式内容
罗伊的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五个基本要素的阐述,即人、护理目标、护理活动、健康和环境。 人
人可以是指个人、家庭、群体、摄取或社会。“人是一个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处于与变化环境不断反应的状态。” 生理功能适应模式 自我概念适应模式 相互依赖适应模式
健康
罗伊将健康定义为“称为一个完整的和全面的人的状态和过程”所以失去完整性就意味着失去健康。罗伊认为健康和疾病是人生命过程中的两个必然方面,当个体应对机制无效时,就会产生疾病;当其能够不断适应时,就会保持健康。 环境
罗伊将环境定义为“所有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为的情况、事件及影响因素.它是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的输入(刺激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影响人的环境因素也被划分为三类: 1.主要刺激: 2.相关刺激: 3.固有刺激: 护理目标
罗伊认为护理目标是通过护理程序促进人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四个方面的适应性反映。适应性反应是对健康有利的反应,而人对变化的适应情况取决于输入的刺激和人的适应水平,即人在应对时所处的状况。 护理活动
护理活动即包括六个进行中的、动态的步骤的护理程序: 行为评估(一级评估) 2.刺激评估(二级评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