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话语对应关系创新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构建
真理的一元性与价值的多元性,等等话语主词中的后者与前者对应关系的常规属性话语对应。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6]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证实与对应。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关系时间维度下的话语对应,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理论随时间变化的话语对应。如:奴隶社会的奴隶主义与封建社会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律背反与价值的二元性,等等话语理论观点中,后者随时间发展与前者的相关对应。③思想政治教育对应关系空间维度下的话语对应,即为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社会科学领域的边缘属性话语创新观点和理论话语的对应。如:“哥德巴赫猜想与共产主义理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等理论话语的跨学科空间对应;和“基因”、“管窥”、“困境”、“本质属性”、“结构、构建”、“边缘学科”、“磨合”与“整合”、通信工程的信号“漫游”与认识论领域中的思想“漫游”、电子“扫描”与思维“扫描”、医学名词“四环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构建方法“三环节要素”、“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指鹿为马”等等不同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边缘话语主词、名词、成语的对应;以及话语词组的对应:“自然科学是科学”与“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生物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等等。
上述三类实例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关系的立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下的话语对应,是社会科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对应关系的应和,即为社会意识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证明。进而说
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关系维度一旦建立,就能较充分认识并反映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哲学关系,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和人生哲理思想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研究新体系,打下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基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理论研究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哲学思想这一高级形态发展,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及其学术研究新方向并创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标志。
注释:
[1] 毛泽东.实践论[A]. 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C].人民出版社,1970,10 (1)︰30.
[2],梁小延,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9,( 9)∶1.
[3] 李宪伦,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逻辑和话语功能与哲学思维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2)︰10.
[4] 冯振萍,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属性与非常规属性话语及其运用思维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9,( 8)∶1 .
[5] 谭璐,李宪伦.论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节点的载体功能及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10,(1)∶ .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03-21.
(张 燕,女,1967—,籍贯:山西太原市,法学硕士,广西工学院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李宪伦,1954—,回族,籍贯:山东平度市,法学硕士,广西工学院社科系党总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吴彬,女,1975—,籍贯 广西柳州市,广西工学院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注:该文发表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2期P22-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