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有答案,含解析)
a.配制0.9%的生理盐水 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3)下列两组固体物质用水即可鉴别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a.CuSO4,Na2SO4 b.NaCl,Na2SO4 (4)光催化分解水的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 化学 能.电解水制氢时,在与直流电源 负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H2,该方法获得氢能的缺点是 消耗大量电能 . 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酸、碱、盐 的鉴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的多少可以把水分为硬水和软水,当雨水的pH小于5.6 时称为酸雨,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子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水的用途很广泛;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 (1)部分地下水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这种水属于硬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溶解在雨水中,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硫酸、硝酸等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土壤中,能使土壤酸化,硫酸的化学式是H2SO4;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的化学式是H2O. 故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H2SO4;氧元素;H2O. (2)配制0.9%的生理盐水时,水作为溶剂,起到溶解氯化钠的作用;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时,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水是反应物. 故填:a. (3)硫酸铜溶于水时,溶液是蓝色的,硫酸钠溶于水时,溶液是无色的,硫酸钠和硫酸铜用水就可以鉴别;而氯化钠和硫酸钠溶于水时,溶液都是无色的. 故填:a. (4)光催化分解水的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电能. 故填:化学;负;消耗大量电能. 点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条件,因此能量转化方 面的题目是考试热点之一. 四、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31分) 24.(8分)(2013?扬州)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CO2CaCO3 .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盐酸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有气泡产生 .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ab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bc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5)请列举CO2的另两种用途 灭火 , 制碳酸饮料 .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400℃生成碳酸钙,据此书写方程式; (2)根据碳酸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反应的原料及反应的条件分析选择; (4)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分析;根据酸性物质与指示剂的关系选择; (5)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其用途. 解答:解: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在400℃生成碳酸钙,方程式是:CaO+CO2CaCO3; (2)因为碳酸钙遇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盐酸,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 (3)观察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但会受到地域、天气的限制的缺点,故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是错误的; (4)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HCOOH),因此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pH试纸测定的pH会<7,因此选择bc; (5)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可以制碳酸饮料等,另外还可以做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故答案为:(1)CaO+CO2CaCO3;(2)盐酸;有气泡产生;(3)ab;(4)1:1;bc;(5)灭火;制碳酸饮料.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依据已 有的知识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即可. 25.(10分)(2013?扬州)某热电厂用脱硫得到的石膏(CaSO4?2H2O)生产K2SO4肥料的
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膏中S的化合价是 +6 .脱硫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 CO2 .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使原料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
(3)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以及 ac (填字母序号),玻璃
棒的作用是 引流 .
(4)(NH4)2SO4与KCl溶液需在浓氨水中发生反应Ⅱ,析出K2SO4晶体.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浓氨水的作用是 降低硫酸钾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钾的析出 ,反应Ⅱ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原因是 浓氨水易挥发 .
(5)该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碳酸钙 (写一种),副产品NH4Cl与NaOH溶液混合微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 色.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根据化合价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3)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选择仪器; (4)根据(NH4)2SO4与KCl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浓氨水易挥发分析浓氨水的作用、反应Ⅱ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原因; (5)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生成物,找出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根据氨气的性质分析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解答: 解:(1)在CaSO4?2H2O中,由于钙显+2价、氧显﹣2价、氢显+1价,所以,硫显+6价.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应填入的物质是CO2;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3)实验室完成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以及烧杯和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NH4)2SO4与KCl溶液需在浓氨水中发生反应Ⅱ,析出K2SO4晶体,生成了氯化铵,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了成分生成了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降低硫酸钾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钾的析出,为了防止氨气挥发,反应Ⅱ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5)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该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碳酸钙,由于NH4Cl与NaOH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了氨气,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故答为:(1)+6,CO2;(2)使原料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3)ac,引流;(4)复分解,降低硫酸钾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钾的析出,浓氨水易挥发;(5)碳酸钙,蓝. 点评:本题通过物质的转化和制备,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只有全面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才能 解决好本题. 26.(13分)(2013?扬州)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器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草酸晶体( H2C2O4?2H2O)的理化性质见表.
(1)加热分解草酸晶体最适宜的装置是 c (填图1字母序
号).
(2)图2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CO,CO2的装置 ①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 烧杯 和 酒精灯 . ②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 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存在CO的现象是 D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
Cu+CO2 .
③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草酸蒸汽,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 ,气囊的作用是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两种如下方案. 熔点 沸点 热稳定性 与碱反应 101°C~102°C 150°C~160°C100.1°C失去结晶水,175°C分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升华 解成CO2,CO,H2O 沉淀(CaC2O4) ①称一定量样品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得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的因素,其原因可能有:CO未完全反应、 生成的铜又被氧化 .
②称取8.75g草酸晶体样品配制50.00g溶液,取10.00g溶液加适量的稀硫酸,然后滴加25.00g3.16%KMnO4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则KMnO4溶液显 紫红 色,25.00g3.16%KMnO4溶液中KMnO4的质量 0.79 g.请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M2(H2C2O4)=90,M2(H2C2O4?2H2O)=126,M2(KMnO4)=158].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草酸晶体的熔点较低,受热容易熔化;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范性;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草酸的熔点较低,受热容易熔化,用c装置加热草酸时不容易下流,适宜用来加热草酸. 故填:c. (2)①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烧杯、酒精灯. 故填:烧杯;酒精灯. ②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存在CO的现象是:D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故填: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D中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时反应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