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物检疫监督知识题库
慢性型:主要病变为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一般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的粘膜上有同心轮层状的扣状肿,黑褐色,突出粘膜表面,中央低陷,有的剥脱形成溃疡,这是慢性猪瘟的典型特征。 11、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特征性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传染病。
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朵、四肢末梢和腹部皮肤发绀;偶见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 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理变化有哪些?
答:肺肿胀,呈大理石病变,多见于肺部的间叶和心叶;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13、何谓猪丹毒?临床上猪丹毒分几种类型?
答: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通常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常伴有特征性皮疹,慢性经过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临床上猪丹毒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型三种类型。 14、猪丹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出现高热稽留;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粘液,下痢;皮肤有红斑、疹块,指压褪色等症状。
15、败血型和慢性猪丹毒有哪些病理变化?
答:败血型猪丹毒主要以急性败血型的全身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鼻、唇、耳及腿内侧等处皮肤和可视粘膜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充血、切面多汁。脾樱桃红色,质地松软,显著充血、肿大,边缘钝、切面外翻,凹凸不平,脾髓暗红而易于刮下,脾小梁和滤泡的结构模糊,典型的败血脾。这是猪丹毒区别于猪瘟和猪肺疫和特征性变化之一。
整个消化道都有十分明显的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变化,胃底及幽门部尤其严重,呈红布一样。肾常发生急性出血性变化,明显肿大瘀血,俗称大红肾。肺瘀血和水肿,常见出血点;肝常显著充血,呈红棕色,于空气中则转变为鲜红色。
慢性型主要表现在心内膜上,有菜花状赘生物,四肢关节可能显著肿大变样或粘连,切开时可见韧带增厚,囊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内壁结缔组织增生甚至钙化。
16、何谓猪肺疫?
答: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型。特征是急性呈败血症和炎性出血;慢性型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17、急性猪肺疫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急性型是本病的主要病型。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继而哮喘,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颈下咽喉部急性肿大、变红、高热、坚硬;腹侧、耳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
病理变化除全身浆膜、粘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不有同程度的肝变区,周围常伴有水肿和气肿,病程长的肝变区内还有坏死灶,肺小叶切面呈大理石纹理。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的胸膜与肺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支气管、气管内含有多量泡沫状粘液、粘膜发炎。
18、何谓猪链球菌病?其淋巴结脓肿多发于哪些部位?
答: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常见有败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特征为:急性病例常为败血症和猪脑膜脑炎,发病率、病死率高,危害大;慢性病例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此型最常见,流行最广。
猪淋巴结脓肿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其次是咽部、耳下和颈部淋巴结。 19、何谓猪支原体肺炎?其临床症状是什么?
答: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咳嗽、气喘。
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和喘气。
急性型:常见于新发病的猪群,以怀孕母猪和小猪更为多见。表现为突然精神不振,头下垂,站立一偶或趴伏在地,呼吸次数剧增。之后呼吸困难,发出哮鸣声,似拉风箱,腹式呼吸。此时病猪站立或犬坐式,不愿卧地。
慢性型: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清晨喂食或剧烈运动时,咳嗽最明显。随着病程的发展,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这些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病程长的小猪出现消瘦、衰弱,生长发育停滞。
20、猪喘气病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猪喘气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局限在肺脏。病变多限于肺的尖叶、心叶的前缘。肺的病变部分与正常部分界限分明,而且常常是左右对称,形成“肉样变”,很像胰脏的色泽。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多汁,呈髓样灰白色,切面湿润隆起,肠间有黄白色小坏死灶。喉部器官内常充满粘液,有时有脓液或血液。
21、猪副伤寒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急性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变化。脾常肿大,色暗带有蓝色,坚实似橡皮,切面蓝红色,脾髓质不软化。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软而红,大理石状。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黄灰色坏死点。全身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肠胃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亚急性和慢性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肠壁增厚,黏膜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呈糠麸状,剥开可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此种病理变化有时波及至回肠后段。少数病例滤泡周围黏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部分呈干酪样变。脾稍肿大,呈网状组织增殖。肝有时可见黄灰色坏死点。
22、何谓副猪嗜血杆菌病?
答: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临诊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共济失调和被毛粗乱等。剖检病理变化表现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
23、何谓猪细小病毒病?
答: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流产及病弱仔猪,母猪本身无明显临诊症状。
24、何谓猪伪狂犬病?
答:猪伪狂犬病是由为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临诊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无奇痒。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诊症状。本病也可发生于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
25、猪伪狂犬病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答:2周龄以内哺乳仔猪,病初发热、呕吐、下痢、厌食,精神不振,有的可见眼球上翻,视力减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继而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发抖,共济失调,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做前进或后退转动,倒地四肢划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或昏睡,触摸时肌肉抽蓄;最后衰竭而死亡,发病死亡率可达100%。
3~4周龄猪主要临诊症状同上,病程略长,多便秘,病死率可达40%~60%。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偏瘫和发育受阻。
2月龄以上猪,临诊症状轻微或为隐性感染,表现一过性发热,咳嗽,便秘,有的病猪呕吐,多在3~4d恢复。如出现体温继续升高,病猪则出现神经临诊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头向上抬,背拱起,倒地后四肢痉挛,间歇性发作。偶尔也可引起死亡。
怀孕母猪表现为咳嗽、发热、精神不振,随之发生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其中以死胎为主。
弱仔猪1~2d内出现呕吐和腹泻,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通常在24~36h内死亡。极少数孕母猪也可发生死亡。
伪狂犬病还可引起种猪不育症,主要表现为母猪屡配不孕,返情率高达90%,公猪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26、何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又称慢性萎缩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以鼻炎、鼻中隔扭曲、鼻甲骨萎缩和病猪生长迟缓为特征,临诊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鼻出血、颜面部变性或歪斜,常见于2~5月龄猪。
27、何谓肠旋毛虫?肌旋毛虫?人感染旋毛虫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旋毛虫的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肠内,称为肠旋毛虫;旋毛虫的幼虫寄生于同一动物的横纹肌中,称为肌旋毛虫。
旋毛虫病是通过其在肌肉中的包囊幼虫而在宿主间传播。人和动物吞食了含有侵袭性旋毛虫(成熟的肌旋毛虫)的肉而感染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
如何用压片法进行旋毛虫检验?
从胴体上采取左右膈肌脚各一块(30克),每块中选剪出麦粒大的12小块(共24小块)肉粒,用厚玻片压片镜检,可发现旋毛虫包囊,呈橄榄形,约0.8—1.0毫米长,内含有缩成螺丝状幼虫。包囊有肉芽肿型、包囊型和混合型三种。有时可见浓淡不一黑色的钙化包囊。
28、何谓猪囊虫病?
答:猪囊虫病又称“米猪肉”,是由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囊虫)引起的人、猪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有时也寄生于实质器官和脑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和脑中,引起严重的疾病。
29、猪囊虫主要寄生在什么部位?有什么形态特点?
答:猪囊尾蚴主要寄生在咬肌、膈肌、腰肌、肩胛外侧肌、股部内侧肌。脏器中以心肌为常见。故这些部位为宰后重点检验部位。
形态特点: 眼观成熟的囊尾蚴外形呈椭圆形,约豆粒大,半透明的包囊充满无色透明液体,囊壁上有一圆形,小米粒大,乳白色头节。镜下用两张载玻片将头节压成薄片后,可见与成虫相同的结构。有4个圆形吸盘和1个顶突,在顶突上有两排角质小钩。
(三)牛病
30、何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答: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生肺小叶间质淋巴管、结缔组织和肺泡组织的渗出性炎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有易感性。
31、何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鼻窦炎和上呼吸道炎、流鼻涕等症状为特征。这种病毒可引起牛的生殖道感染、结膜炎、脑膜脑炎、流产等其他类型的疾病,因此,它是一种由同一种病原引起的多种病状的传染病。
32、何谓牛海绵状脑病?
答: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为特征。病牛终归死亡。
33、何谓牛白血病?
答: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引起的牛、绵羊等动物的一种慢性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样细胞恶性增生、进行性恶病质和高病死率。
34、牛白血病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答:本病有亚临诊型和临诊型两种表现。亚临诊型无瘤的形成,其特点是淋巴细胞增生,可持续多年
或终身,对健康情况没有任何扰乱。亚临诊型有些可进一步发展为临诊型。临诊型病牛生长缓慢,体重减轻。体温一般正常,有时略有升高。从体表或经直肠可摸到某些淋巴结呈一侧或对称性增大。腮淋巴结或股前淋巴结常显著增大,触摸时可移动。如一侧肩前淋巴结增大,病牛的头颈可向对侧偏斜;眶后淋巴结增大可引起眼球突出。
35、牛乳房炎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答:奶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脉搏增速、脱水,全身衰弱、沉郁;突然发病,乳房发红、肿胀、变硬、疼痛,乳汁显著减少和异常;乳汁中有絮片、凝块,并呈水样,出现全身症状;乳房有轻微发热、肿胀和疼痛;乳腺组织纤维化,乳房萎缩、出现硬结。
(四)羊病
36、何谓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是什么?
答: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和肺炎。本病毒主要是感染绵羊和山羊。
37、绵羊痘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答:典型绵羊痘发展过程有红斑、丘疹、水泡、脓疮和痂皮五个阶段。其临床特征是前驱期体温升高达41℃,呼吸加快,精神沉郁,结膜潮红肿胀,流粘液脓性鼻汁,经1-4天后,开始在羊皮肤少毛区(乳房、乳头、眼、唇、鼻翼、颊、四肢和尾内)呈现圆形的红色斑疹,直径1.0-1.5厘米,约两天后红斑转为灰白色丘疹,隆突于皮肤表面,质度硬实,周围有红晕。随丘疹增大,表皮细胞水泡变性,融合成水泡,内含清亮的浆液,继而由于化脓菌的侵入和白细胞浸润,水泡渐渐混浊转为脓疱,脓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而形成棕色的痂皮,脱痂后痊愈。
38、何谓痒病?
答:痒病又称“驴跑病”或“瘙痒病”,是成年绵羊、偶见于山羊的一种缓慢发展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长、剧痒、肌肉震颤、衰弱、委顿、进行性运动失调,最后瘫痪死亡。
(五)马病
39、何谓鼻疽?特征是什么?
答: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肉食动物和人也可感染。病的特征是在上呼吸道粘膜、皮肤和肺或其他器官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和溃疡,愈合后留下星芒状瘢痕。
40、何谓马传染性贫血?
答: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马属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稽留热或间歇热,发热期症状明显,呈现贫血、可视粘膜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在无热期,上述症状轻微或暂时消失。
41、引起马流行性感冒的病毒亚型主要是什么?
答:马流行性感冒主要由H7N7和H3N8亚型病毒引起,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天气多变的阴冷季节多发,运输、拥挤和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诱发。H7N7亚型所致的疾病比较温和,H3N8亚型所致的疾病较重,并易继发细菌感染。
42、何谓马鼻腔肺炎?
答:马鼻腔肺炎是由马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幼驹表现发热、厌食和流涕以及孕马发生流产为特征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
(六)禽病
43、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临床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病禽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体温升高、极度沉郁,头部和眼睑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腹泻,角膜炎、甚至失明症状。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是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肺炎、心囊炎和体腔积液,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