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班结构游戏:动物园(整理)

小班结构游戏:动物园(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10:38:59

小班结构游戏:动物园

设计执教:陈宁

活动由来:

小班入学一个月后,幼儿逐渐对玩具柜里的成型玩具失去了兴趣;他们开始将目光

转向“建构区”里的那些色彩多样、外形各异的胶粒,并喜欢经常到“建构区”里试着将不同形状的胶粒连一连、摆一摆、搭一搭,建构区逐渐热闹了起来。由于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日常文学读物的早期阅读中,已经对动物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同时,在节假日的亲子外出中,家长也常常带幼儿去动物园看动物,幼儿对动物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较多比较适合搭动物的胶粒。幼儿在自由搭建活动中,老师常常会听到幼儿一边搭胶粒一边交谈关于动物的话题:“我要搭一只恐龙,我是恐龙队长。”说着抓起一个恐龙头形状的胶粒安在另一块胶粒上。另一位幼儿抓起一个动物身体形状的胶粒说“我的大象比你厉害。”??因此,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开展了《动物园》的建构活动。

活动目标:

1、 能迁移对动物园的感知,大胆尝试用连接、围合、镶嵌的建构技能搭建自己喜欢的

动物,组合成动物园。

2、 喜欢建构活动,能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出不同动态的动物。 3、 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建出许多完整的建构作品。 4、 懂得爱惜建构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胶粒。 5、 在老师的帮助下,会将胶粒分类收拾整理。

6、 懂得珍惜自己和同伴的建构作品,能将搭建好的作品合理地摆放在展示台上供大家

欣赏。

7、 能大胆向老师和同伴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会安静地倾听同伴的介绍。

动物园(一)

活动目标:

1、 大胆使用建构材料,完整地搭出自己熟悉的动物,并能说出名称。 2、 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完自己的建构作品。

3、 懂得爱惜自己的建构作品,会合理摆放、观赏自己与同伴的建构作品。 4、 能爱护建构材料,在老师的提醒帮助下,初步懂分类收拾整理。

活动准备:三种搭动物的胶粒、上次建构的作品、作品展示台。 活动指导:

1、 师幼交流以前在建构区搭建动物的经验: (1) 说说搭过的动物的名字。

师:“前几天,小朋友都在建构区用胶粒来搭动物。你搭过什么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动物的名称)

(2) 说说以前搭建动物的方法。(加长、加高??)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搭动物的?”

2、 出示在区角里收集到的几只搭得不完整的动物作品,指出不足,提出本次建构要求: (1) 观察范例,指出不足。

师:“看!我这儿有几只从建构区的展示台里找到的动物,你能看出他们是什么动物吗?”“他们少了什么?”

(2) 师幼共同复习有关动物身体结构的知识,并提出本次建构活动在动物身体“完

整性”方面的要求。 师:“我们都知道,动物的身体分为??可是为什么小朋友在搭动物的时候却会忘了这、忘了那?”

(3) 教师出示几种搭动物的材料,共同回顾以往的搭动物的经验,并提出分类收拾

玩具材料的要求。 师:“看,这篮圆圆的胶粒可以搭什么动物?这种呢??” 师:“呆会儿听到收拾的音乐,小朋友要先把你搭好的动物送到展示台,再把桌

上的胶粒分类收拾好,让相同的胶粒宝宝住在一起,让不一样的胶粒宝宝住在不同的篮子里。”

3、 幼儿搭建动物,教师重点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搭出外形完整的动物。 4、 听音乐分类收拾建构材料。

5、 师幼共同观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1)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

师:“今天你搭了什么动物?”

(2) 教师筛选出若干外形完整、有特色的动物作品,供大家欣赏。

(3) 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搭完作品的幼儿,和收拾材料时会分类整理建构材

料的幼儿。

6、 教师提出本次游戏在摆放建构作品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于“不同

的动物要怎样合理摆放”的问题。

观察与推进:

在本阶段的结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选择相应的胶粒来拼搭自己熟悉的动物:有的用有动物头的胶粒搭长颈鹿、老虎、鳄鱼,有的用齿状胶粒搭小鸡,有的用圆鼓鼓胶粒搭兔子、青蛙。他们通过《动物》主题活动,懂得了动物的身体一般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因此在用胶粒搭动物时会有意识地搭出外形比较完整的动物。他们初步懂得了要将搭好的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给大家观赏,不去碰坏它们。

但是,教师发现:许多幼儿搭完一只动物后就坐回座位等待,不再动手搭建。

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幼儿尚未产生游戏性体验,把搭动物当作完成任务。为了让小班幼儿融入游戏,就要从他们爱幻想、思维具体形象的年龄特点出发,把建构游戏情节化。所以我拍了许多动物作品的照片,利用专门的讲述活动,来说说“动物在干什么”,充分调动幼儿想象的翅膀,让作品“活”起来。幼儿看到照片都抢着说,他们会联系以往对动物的认知经验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作品以拟人化、生活化。

同时,教师还发现:许多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常常把胶粒碰丢,而没有及时捡起来收到篮子里。他们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时很随意,将各种“动物”混杂成一堆,这样不仅看起来比较凌乱,同时也折射出幼儿对动物的相关知识的匮乏。怎样丰富幼儿关于动物群居的知识?怎样让幼儿们搭的动物能组合成为一个“动物园”?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第二阶段的结构游戏开展过程中深入地研究。

结构游戏:动物园(二)

第二阶段游戏目标:

1、 继续大胆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出许多外形完整的动物作品。 2、 能迁移对动物的感知,将搭建好的“动物”按名称分类摆放。 3、 尝试用连接、镶嵌的方法,搭建动物园的栏杆。

4、在搭建过程中懂得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胶粒,分类放在篮子中。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动物》主题活动之二 :《动物分类》

(1)了解动物群居的粗浅常识,会按名称的不同,将动物进行分类。 (2) 懂得动物园有栏杆、栏杆是长长的。 2、亲子活动:周末参观西湖动物园。 3、领域教学: 数学活动:《按名称分类》《ABAB排序》 讲述活动:《动物在干什么》 4、区域活动:

聪明谷:《动物找家》(提供贴有动物图片小房子的操作板、不同动态、大小和色

彩的动物图片,幼儿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复习按动物名称分类。) 《ABAB排序》(提供排序底板、两种不同图片的游戏材料若干组。)

建构区:《插接栏杆》(提供柱形胶粒、药瓶等材料,按照ABAB的规律,用连接、

镶嵌的方法插出长长的栏杆。)

美工区:手掌印画《动物园的树》

●材料准备:搭栏杆的胶粒、搭动物的胶粒、展示台(事先在桌子上贴若干纸条,把桌

子划分成六个方块,用来分隔不同动物;在每个方块贴动物图片,用来当作动物的“家”。)

游戏过程:

1、 师幼共同回忆上次参观动物园的经历,帮助幼儿疏理对动物的已有经验:

(1)大多数动物喜欢群居,每个“家”里都有许多动物。 (2)动物园的每个“家”之间,都用栏杆来分隔。

2、 教师展示幼儿在建构区搭建的“栏杆”和“动物”作品,提出本次建构要求:

(1) 按照动物图片的提示,把名称不同的动物送到不同的“家”里。 (2) 要在每个“家”放许多外形完整的动物,让“家”热闹起来。 (3) 用连接、镶嵌的方法插出长长的栏杆。

(4) 在搭建过程中要及时捡起碰丢在地上的胶粒,分类放在篮子中。 3、幼儿按意愿分成“搭栏杆组”和“搭动物组”,大胆选择建构材料搭建。 教师指导重点:

(1) 鼓励幼儿搭出许多动物,提醒那些一搭完就坐回座位的幼儿再到桌子旁搭建。 (2) 提醒幼儿观察每个“家”的图片,按名称不同分类摆放动物作品。 (3) 帮助 “搭栏杆组”的幼儿用连接、围合的方法,搭建长长的栏杆。 (4) 关注能搭出不同动物的幼儿和他们的动物作品。 4、听音乐分类收拾建构材料。

5、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幼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 师:“今天你搭了哪些动物放在动物园里?是什么?” (2)参观“动物园”,继续帮助幼儿按名称分类摆放动物。

师:“今天的动物园真热闹,每家都住着许多动物。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小动物都住到自己家了?有没有哪只动物住错房子?我们把它送回自己的家吧!”

(3)让幼儿评评“哪个家最热闹?”,教师表扬能搭出许多动物的幼儿。 (4)引导幼儿关注“栏杆”,讨论怎样搭“栏杆”才会更像?

6、引发幼儿活动后继续寻找有关动物生活环境的知识,解决“除了栏杆之外,还能用什么来分隔不同的动物?”的问题。

观察与推进:

基于幼儿上阶段结构游戏中表现出的对动物“群居”方面知识经验的不足,我们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亲子活动,参观西湖动物园。幼儿在参观中发现原来象鹿、鸡、兔子??名称相同的动物都可以住在一起。在《动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探讨关于《XX动物的一家》的活动,引导幼儿排除同类动物在大小、颜色、外形方面的干扰,将相同的动物归为一类。我们还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在“聪明谷”活动的幼儿玩《动物分类》的活动材料。

由于在《动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相关经验,因此,当结构游戏中有部分幼儿

再次将各种“动物”混杂成一堆时,就有几个聪明的幼儿提出质疑:“老虎不能和小兔住在一起啊,他会把小兔吃掉的。”“长颈鹿个子那么高,小鸡会被他踩扁的。”教师在讨论中适时迁移以往参观动物园的经验,提出问题:“怎样把它们分开呢?”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要将搭好的“动物”分别住到不同的“家”里,并且搭一些栏杆作为分界。

刚刚分好“家”的“动物园”里看上去很冷清,每个“家”里的动物都不多。

我在思考:小班幼儿本身动作就慢,若将全班幼儿分成两组搭“动物”的幼儿人数势必减少,那么,在对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开展结构游戏中,是否有必要分组呢?我决定在下阶段的游戏中尝试不分组。另外,“栏杆”组由于材料的问题,一直很难连接出长长的栏杆,所以纵观整个“动物园”,不同名称的动物之间的分界还不是很明显。教师怎样帮助幼儿顺利地将头脑中的经验转化成游戏中的行为?怎样为幼儿架构一个阶梯?解决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不同动物之间用什么来分界?”这个问题上。我想: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居住环境,有的动物喜欢呆在树比较多的地方、有的动物喜欢呆在山上、有的动物喜欢呆在水多的地方??而树、山这些都是幼儿可以很容易搭建出来的物体。在下阶段的建构中我就试着用树、山、栏杆这些物体来分隔不同动物,以降低小班幼儿建构的难度。

动物园(三)

第三阶段游戏目标:

1、 能继续运用连接、围合、镶嵌的技能,用不同建构材料拼搭同一种动物,用同一种

材料拼搭不同动物,表现出动物的不同动作神态。

2、 能搭建树、山、栏杆作为不同类动物之间的分界,并按动物名称的不同,分类摆放

动物。

3、 喜欢结构游戏活动,在搭建过程中能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搭建动物园。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动物》主题活动之三 :《我的动物朋友》 (共同收集资料,了解“我”喜爱的某种动物,喜欢生活在哪里?喜欢吃什么食物?并将收集来的资料与同伴共同分享。)

2、亲子活动:亲子手工制作大赛《我的动物朋友》。 3、区域活动:

聪明谷:《动物的家》《给动物喂食》。 美工区:撕贴《动物穿新衣》、手掌印画《动物园的树》。 4、环境布置:

主题展板粘贴关于《动物喜欢生活在哪里》的资料供家长与幼儿自由观看。 班级悬挂亲子手工制作《我的动物朋友》的作品。 美工区墙面展示幼儿撕贴《动物穿新衣》的作品。

搜索更多关于: 小班结构游戏:动物园(整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班结构游戏:动物园 设计执教:陈宁 活动由来: 小班入学一个月后,幼儿逐渐对玩具柜里的成型玩具失去了兴趣;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建构区”里的那些色彩多样、外形各异的胶粒,并喜欢经常到“建构区”里试着将不同形状的胶粒连一连、摆一摆、搭一搭,建构区逐渐热闹了起来。由于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日常文学读物的早期阅读中,已经对动物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同时,在节假日的亲子外出中,家长也常常带幼儿去动物园看动物,幼儿对动物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较多比较适合搭动物的胶粒。幼儿在自由搭建活动中,老师常常会听到幼儿一边搭胶粒一边交谈关于动物的话题:“我要搭一只恐龙,我是恐龙队长。”说着抓起一个恐龙头形状的胶粒安在另一块胶粒上。另一位幼儿抓起一个动物身体形状的胶粒说“我的大象比你厉害。”??因此,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