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最全三大诉讼法知识点归类记忆 - 图文
称谓 民事诉讼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民事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与原诉为一个诉 行政诉讼 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对他人之间(全部或者部参讼分)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依据 请求权。 与原诉形成两个独立之诉的合并(本诉、参加之诉的合并) 诉讼地位 诉讼处于原告的地位,享有原处于辅助人的地位,诉讼权形态 告诉讼权利。 利受到很大限制 从被告应诉起,到诉讼审在原、被告的诉讼程序已开参讼理终结止。一般是在第一始,判决未作出之前 时间 审程序中参加。 民事诉讼 (1)有权放弃、变更诉(1)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讼请求,有权撤诉。 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2)无权提出管辖权异无权撤诉, 议; (2)附条件行使的两项诉讼(3)原告撤诉后,第三权利:①即判决承担民事责人之诉另行审理。 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有权提出上诉;②当事人之权利 间的调解协议涉及该第三人义务的,则需要征得该第三人的同意,调解书应当同时送达第三人。第三人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起诉参加 申请参加或人民法院通知参加 参诉程序 第三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三人独立于原告、被告、不依附于原告、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的请求,对一审不服有权上诉。 参讼时间 行政诉讼 (1)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 (2)第三人享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享有上诉权,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而不通知的,构成诉讼主体的遗漏。 申请参加和通知参加: (1)申请参加是指第三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经法院准许而参加诉讼; (2)通知参加诉讼必须具有根据和理由,第三人有拒绝的权利。 17
相关法条:《民事诉讼法》第56条;《民诉法意见》第65、66条;《行政诉讼法》第27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3、24条
真题链接:
(2007-2-80)区城乡建设局批复同意某银行住宅楼选址,并向其颁发许可证。拟建的住宅楼与张某等120户居民居住的住宅楼间距为9.45米。张某等20人认为该批准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因该批准行为涉及张某等人相邻权,故张某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B.张某等20户居民应当推选2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C.法院可以通知未起诉的100户居民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张某等20户居民应当提供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 【答案】 BC
【专家解析】《行诉解释》第13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所谓相邻权是指不动产的占有人在行使其物权时,对与其相邻的他人不动产所享有特定支配权。主要包括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权利。本案涉及张某等人的相邻权,因此张某等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所以A项是正确的。《行诉解释》第14条第三款规定,同案原告为5人以上,应当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张某等原告为20户居民,肯定是超过5人的,所以应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而不是2至5名诉讼代表人。所以B是错误的。《行诉解释》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法条的表示是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而C项中说的是法院“可以”通知。所以C项是错误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所以D项是正确的。
(2009-2-86)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五日。黄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 B.张某之妻为本案的第三人
C.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黄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D.张某不符合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条件 【答案】 AD
【专家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7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故A项正确。
《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本题
18
中,张某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故张某为本案的第三人,张某之妻并没有利害关系,不能成为第三人,故B项错误。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行政诉讼管辖的一般原则。所以本案应当由某区公安局所在地法院管辖。选项C错误。
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张某虽然是被处罚人,但并没有不服处罚决定,也没有提起复议或诉讼,因此不符合暂缓执行拘留的申请条件。D项正确。
四、诉讼代理人 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1)法定代理人的法定(1)法定诉讼代理人,(1)法定代理人。 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范围:被代理人的父母、分类 产生。条件: 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①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事人实施民事诉讼行为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力的人; 的人。 的代表。 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②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发生情况:①诉讼发生(2)委托代理人。 间存在亲权或监护关前便存在:在多数情况①委托人: 系。 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2)指定代理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条件:①被代理人属于人早在诉讼发生前就已属; 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确定好;②诉讼发生后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民; 才存在:被人民法院指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②被代理人无法定代理定诉讼的监护人便是受加诉讼的人; 人,或虽有法定代理人,指定后才取得诉讼代理附带民事案件:当事人但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权。 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代理责任或不能行使代(2)委托诉讼代理人: 为参加诉讼的人。 理权;③由人民法院依①概念:是指受诉讼当②时间: 分类 职权指定。 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公诉案件:移送审查起(3)委托代理人。 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诉之日起; ①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事人的名义代为诉讼行自诉及附带民诉:随时; 可以委托1—2人代为诉为的人; 告知义务:人民检察移讼; ②包括范围:律师、当送审查起诉3日内;人②可以受委托成为代理事人的近亲属、社会团民法院受理3日内。 人的:律师、社会团体、体、当事人单位推荐的原告或第三人的近亲属人、经人民法院允许的或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其他公民; 以及人民法院许可的其③不能作为委托代理人他公民; 的人包括:无民事行为③特色:社会团体作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
19
诉讼代理人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特色。 能力人、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 委托了诉讼代理人的离婚诉讼的当事人,本人除了不能表达意志外,仍应当出庭参加诉讼。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离与不离的书面意见。 特殊 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1)非律师诉讼代理人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1)法定代理人权限: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而无具体授权不是特别申请回避权;委托诉讼查阅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代理,无权代为承认、代理人;对未成年人讯个人隐私材料以外的本放弃、变更诉讼请求,问和审判的可以在场案庭审材料; 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权;申请取保候审;上(2)律师则可以查阅本者上诉等实体权利。 诉权;申诉权。 案的有关材料; (2)委托代理人权限:权限 (3)当事人、代理人应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经委托进行。既不能超越代理人亲笔签名或盖章的授范围,也不能违背被代权委托书; 理人的意志。 (4)授权委托书是受委托、取得诉讼代理资格的凭证,应当注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相关法条:《民事诉讼法》第57、58、59、60、61、62条;《民诉法意见》第67、69、68条
《行政诉讼法》第28、29、30条;《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5条; 《刑事诉讼法》第41、40、52、180、203条;《刑诉法解释》第49、50、48条;《检察院规则》第255条
真题链接:
(2002-3-22)周童(5岁)星期天和祖母李霞去公园玩,游戏过程中周童将林晨(6岁)的双眼划伤致使林晨的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下降。林晨的父亲林珂要求周家赔偿林晨的医疗费、伤残费共计6万元。周童的父亲周志伟以周童是未成年人为由拒绝赔偿。林家无奈只好诉至法院。下列关于本案诉讼参与人地位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