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2.18晏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25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3、教师讲解。
4、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晏子的看法或评价。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4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
三、学习晏子的名言。
1、生自己读晏子的名言,借助译文理解意思。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3、熟练朗读晏子的名言,试着背诵。 4、为能背诵晏子名言的同学画星星。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晏子的故事。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上,同学们学习兴趣高涨,对晏子使楚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了解了晏子的优秀品质,学习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2.26孔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11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孔融的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3.18
一、导入新课。
二、齐读《临终告白书》
三、说说自己对孔融的看法或评价。
四、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孔融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孔融的品质及性格特点,通过搜集资料和故事,进一步了解了孔融的为人。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3.18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25
1. 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 检查自读情况
5.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 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 熟读成诵。 8. 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 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10. 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诗歌、故事或传说,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4.1 1、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黄河,先齐背《浪淘沙九首》(其一)。 2、 上节课那两幅黄河名胜同学们查出它们的名字了吗? 3、 指名说一说,
4、 你还了解了哪些黄河名胜?
5、 指名介绍。
6、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长总结自己小组的情况,准备集体汇报。 7、 学生交流、总结,师巡视。 8、 集体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9、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能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27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 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 2. 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 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8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一)(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还不明白的等待集体交流。 7.集体质疑释疑。
8.有哪位同学知道诸葛亮和周瑜是什么样的人物?指名介绍。 9.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黄河号子的资料。 10.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4.15
1.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2.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3.先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5.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6.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黄河号子的来历,通过查找资料,锻炼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有部分同学当堂背诵了黄河号子。
4.10黄河精神4.22
教学目标:
1. 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 了解“龙门”的传说; 4. 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 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 师范读《公元渡河》 3. 生试读
4. 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 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 学生读——背 8. 课堂总结:谈收获 9. 作业:
4.20黄河颂歌4.29
教学目标:
1. 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 积累黄河文化; 4. 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措施: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 再读诗句——背诵。 6.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 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 作业:
五岳独尊——泰山
4.28泰山美景5.6
教学目标:
1. 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 背诵杜甫《望岳》
3. 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 积累泰山文化。 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教学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