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分类与整理(1)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标准2011》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先按一定标准分类,再选择不同标准分类,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分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思想。因此,我想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进行分类,个别领悟能力强的能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自己确定标准并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整理的结果,感受图表的简洁。 六、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联系生活法、课件展示法。` 2、学法:实践操作法、学习讨论法、观察发现法。 七、教学具准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一共有几件礼物?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以从大小、颜色等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算式。)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分类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垃圾分类可以便于回收处理,保护环境,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师:(出示主题图)
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按形状 生:按颜色 2.操作体会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3..展示交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黑板展示)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
师:这一列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列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把上图补充为下图)
你能一眼看出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吗? 如果每行中的3种气球不对齐行吗?为什么?
师:这个同学不仅分好类,还把分好的东西整理的整整齐齐。能够清楚的看出多少。
(3)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还有的同学是用图和数来记录的,看看他们的记录有什么共同点?。 师:先横着看,这一行用来记录分类的形状。这一行用来记录每一种的个数。再竖着看,桃心的有4个,圆形的有5个,葫芦形的有3个。
师:为了更加清晰,我们在记录上画几条线,就成为了一个表。清楚地表示了分类的结果。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板书:形状、个数),
师:看着这个表,你都能知道什么?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三)练习巩固
师:刚刚我们按照形状进行了分类,你能按照颜色把这些气球分类吗?学生操作,汇报
蓝色 红色 黄色 颜色 个数 蓝色 4 红色 2 黄色 6 (四)回顾反思: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下课后请同学用分类的方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吧! (六)板书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