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设计
4.3不同形态的立体构成 4.4形态的组合构成 4.5仿生形态构成 教学难点: 动手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使用教具: 课外作业: 幻灯片 思考与练习 1、认真阅读教材,正确认识和分析构成形态。 2、空间立体的基本形态有几种?正确认识其各自的性格特征。 3、纸材表现:利用纸的折叠、凹凸、弯曲、穿孔等方法来组成有视觉感和触觉感的不同形态。 4、利用不少于50根的吸管或木筷,制作框架构造,要求创造出多种动势,重心要9 / 11
在支承面内,并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5、选项用合适的面材作层面排列,利用空隙创造形象和境界,要求设计底座,大小在30*30*30左右。 6、用切割加工和透空柱体的方法分别制作构成作品。 7、选用规格相同的木块或泡沫材料,综合各种方法,通过其不同形式的组合、切割、移位、粘接等方未能来创造新的立体形。
八、教学建议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九、考核方法与手段
1、平时成绩(构成作品)占30% 2、期中考试成绩占30%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中考试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0.4
考试题型
制作一幅装饰画(内容不限) 制作一个立体构成作品
10 / 11
11 /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