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2.5第2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2.5第2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3:54:13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有人认为财政是“核心”,有人认为“金融”是核心,你认为究竟谁是“核心”?

答:这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都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特别是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有过极其激烈的争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金融政策的作用日益重要。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当出现市场失灵问题时,市场机制本身无力解决,也无法由私人经济部门解决,就需要有公共经济部门活动的介入,以非价格机制的方式进行干预,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对我国这样的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很多突出的经济结构问题、区域发展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还是主要依靠财政政策来解决。

我国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时,从来都是两者并重,互相结合,没有明确谁是“核心”。当然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有时侧重金融政策,有时侧重财政政策,但从战略上看,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无所谓谁是核心。

3.从货币供给决定的公式看,货币供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货币供给即发行货币的数量,通常是指货币存量。货币供给的公式为

M/H??Rc?1?/?Rd?Rc?Re?,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

金,Rc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受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影响。

4.试论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答:(1)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好处

①对偿还外债有利,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一批依靠外资贷款的项目的赢利能力将得到改善。

②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有利,有利于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建厂。虽然人民币升值将增加在华外资企业的赢利能力(以美元计算),但相应的新增投资成本上升,原有的外资企业会继续留守而新增资金回转向其他国家投资;但国内企业去国外投资的成本将降低,会促使大量企业走出去,尤其是饱受反倾销之苦的家电业,去美国建厂就成为非常好的选择。

③对进口贸易有利,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对人民币朝向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方向迈进有利。

④还有就是在出国培训和学习、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和提高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方面是利好的。

(2)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①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②吸引外资能力减弱,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虽然人民币升值对已在华投资或在华拥有资金的外国企业家有利,因为他们的资产将会增值,但却会使即将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家裹足不前。因此,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

③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当然,人民币升值,也会促进中国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带来的外汇流失对中国也是不利的。

④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

⑤中国经济有可能失控。维持货币汇率稳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货币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调整货币汇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 人民币升值还可能增加市场投机行为、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可能导致出现通货紧缩、可能出现“暴富效应”、可能加剧低收入群体的支出负担等。

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从短期看弊大于利。权衡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人民币还是应该实行弹性汇率,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快汇率的市场改革步伐。

5.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1)资本流动会影响汇率。当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如外国人购买本国债券)时,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供给扩大,对本国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汇率会朝着本国货币升值的方向变动。

(2)通货膨胀会影响汇率。如果美国发生通货膨胀,外国对美国的出口会增加,减少从美国的进口,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会增加,需求会减少,于是汇率会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调整。

(3)利率变化也影响汇率。如果本国利率上升,外国资金就会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资产,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将会升值。

6.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荒”问题? 答:(1)目前在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劳动力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不应求。 需求方面:从全局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周期,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旺盛,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从局部来看,近年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很猛,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长,民工工资的金额和增长速度高于珠三角,吸引部分民工资源。另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吸引了中西部热点地区的新兴企业和内陆省份兴办企业,一些民工就近选择务工,不再赶赴东南沿海地区,分流了部分民工。

供给方面:民工供给出现下降迹象。①近年来,我国扶持“三农”的政策力度之大,农民得到的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正所谓“政策好、价格高、天帮忙、人努力”。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边际生产力提升,粮价上涨;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另外,农业税免征以及降低税率、再加上取消农业特产税,收入增加、税负减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出来打工还不如在家种地,不再弃农进城打工,减少了民工的总供给量;②民工在城市处于边缘地位,权益缺乏保障,无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法协调工资增长缓慢、发放拖欠和就业地物价上涨、务工成本高的诸多矛盾;③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多注重短期效益,用人不规范,使劳资关系紧张,民工只好选择退出。

一方面是供给减少,另一方面是需求增加,供求失衡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民工荒问题。 (2)解决民工荒问题的主要措施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从总量上看,我国劳动力仍然是供大于求。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改变,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农村还有大量的劳动力亟待转移,因此民工荒只是一个局部的、阶段性问题。但这个现象的出现,无论是对外来民工、对用人企业、对地区的经济平稳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积极加以解决。具体措施有三大方面:

①用工单位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适当提高农民工收入。用工单位要加强对外来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技术培训,促成“培训—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要适当考虑如何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善待农民工,稳定农民工队伍。

②地方政府要引导规范用工,维护外来民工权益。要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引导,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意识。改善企业的劳资关系、工作环境,积极开展就业服务。

③国家应考虑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问题,逐步实施产业梯度转移。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产业梯度转移的迹象,一些地方因土地资源缺乏、电力紧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而一些招不到合适员工的企业必须提高工资,这样企业的综合成本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民工荒的出现提醒长期以来通过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而获得迅速发展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掠夺性开发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企业只有改变生产要素,才有可能继续发展。我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趋于转变,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劳动力资源优势正在不断降低,需要更多地依靠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来维持经济运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前这种将中西部劳动力与东南沿海地区资本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如果转变为将东部沿海地区资本引导中西部的模式,即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不但会缓解民工荒,还能延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创造条件,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

7.什么是IS?LM模型?

答:IS曲线是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在以r为纵轴,y为横轴的坐标系上,IS曲线是由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LM曲线是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及收入组合点,以y为纵轴,r为横轴所画的

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方倾斜的。IS?LM模型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使两个市场同时

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情况。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其数值可通过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得到。

两个市场的失衡及调整。如图2-2所示,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S,有超额产品供给,从而导致收入下降,组合点会左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LM曲线左上方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L?M,有超额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利率下降,提高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下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v曲线右下方时,L?M,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上升。这四种调整使不均衡组合点最终趋向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图2-2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综上所述,简单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息率不变,用乘数理论刻画财政政策效应。而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说明了利息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息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利息率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仍然是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是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分析。

四、计算题

1.若消费函数C?300?0.8L,投资函数,I?200亿元,税收函数T?0.2Y。试问: (1)国民总收入为2000亿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应为多少?有盈余还是赤字?

(2)若政府支出不变,税收提高为T?0.25Y,国民总收入为多少?预算将如何变化? (3)若政府预算赤字为75亿元,边际消费倾向c?0.8,边际税率t?0.25,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拟减少支出200亿元,此举能否最终消灭赤字?

解:(1)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300?0.8?Y?T??200?G

可得:G?0.36Y?500?0.36?2000?500?220(亿元); 税收为:T?0.2Y?400(亿元); 则有:T?G?400?220?180(亿元) 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预算有盈余。

(2)当税收T?0.25Y时,由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

Y?C?I?G 300??0.8Yd?200?220?720?0.8?Y?0.25Y??720?0.6Y

解得:Y? 1 800亿元,T?0.25?1 800?450?220。政府预算盈余进一步增加。

(3)政府购买乘数为:

kg?11??2.5

1?c?1?t?1?0.8??1?0.75?政府支出减少200亿元,则国民收入和税收都将相应减少

?Y?kg??G??200?2.5 ??500(亿元)

?T? 0.25?(?500) ??125(亿元)

预算盈余增量:?T??G???125????200??75(亿元)

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元时,政府预算盈余将增加75亿元,刚好能抵消当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2.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有人认为财政是“核心”,有人认为“金融”是核心,你认为究竟谁是“核心”? 答:这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都一直在讨论的问题,特别是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有过极其激烈的争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金融政策的作用日益重要。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