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丽江

走进丽江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8:23:42

走进丽江

学习 目标 1、随文识记、理解生词“风貌”“绵延”“昂然挺立”“闪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自然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体会丽江自然景观的神奇、美丽。 2、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并在书中批注。 3、通过理解、朗读,借助插图、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课外知识,了解玉龙雪山是丽江人的生命之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教师 准备 学生 准备 学习 过程 二、精读课文 1、课文第5自然段的精读理解。 2、学习过渡句作用。 通过学文不仅要唤起对丽江的喜爱之情,更要体会自然是丽江的纳西人赖以生存的恩惠源泉,我们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真理。 1、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及相关自然景观的课件。 2、纳西古曲《浪淘沙》。 1、熟读课文5、6、7自然段,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2、搜集有关玉龙雪山等自然景观的课外资料,能够用1、2句话概括景物特点。 教师活动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进云南、走进丽江、看风光图片,回忆前两节课走进古城,在这条重要的“川滇藏茶马古道”感受八百所学课文内容。 年历史的厚重沧桑,在城依水存、水随城在的“高原 姑苏”体验生动惬意的纳西生活。走进了丽江就是走进历史的遗存,走进文化的遗产!今天我们还不能停 下脚步,因为还有那么多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未曾饱 览,今天我们仍要继续走进丽江,走向玉龙雪山。 齐读板书 1、请一名同学流利准确地读出写玉龙雪山的段落?一学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同学们认真听,是否玉龙雪山也同丽江古城一样神奇其他同学思考。 而美丽?(第五自然段) 2、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云龙雪山神奇而美丽的? 温馨提示: 风貌:景象。 绵延:延续不断。 昂然挺立: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直立着。 闪烁: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学生汇报: 第一句:过渡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抓住“最”“白雪皑皑”,在与“高原姑苏”的对 学习 过程 出示思考题: 比、映衬中体现神奇而美丽。提示:插图对比 四人一个团队,细读本段的四句话,想一想玉龙雪山 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些词句中?以团队为单位,第二句:“绵延”“五十公里”有序汇报。 看看哪个团队会分工、会合作、会学习。 出示课件,辅助理解。 指导朗读第三、四句: 突出“长”气势磅礴的特点。 第三句:打比方的句子,作者从前到后有序观察。“昂然挺立”、“云腾雾绕”、“银麟闪烁”、“蜿蜒飞腾”为重点理解,因为山峰周围云雾缭绕,纳西人有个古老的传说,曾经有两位兄弟生活在这光照忽明忽暗,才有银麟闪里,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与妖魔作战,死后化为巍峨的烁之感和升腾欲飞之态。写玉龙雪山,面对纳西人的兄弟我们应该动情地读—— 出静态山体的动态之美。 其实是公元三世纪居住在青藏高原的羌族人逃避战乱来到这里,雪山融化的雪水留住他们的脚步,傍水而居才有了古城和纳西族人,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母亲,我们应该深情地读—— 小结:玉龙雪山,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群,扇子陡至今仍为被征服的处女峰,纳西人相信是神赐予这座雪山力量,替他们抵挡来自北方的寒流。玉龙雪山,纳西文化最大的标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亲真实记录,神奇美丽的圣洁化身。 出示暮霭中雪山图片,能用打比方的句子说说吗?时令不同、阴晴有变景色各不相同。 第四句:抓住“高”和“陡”的特点,通过“长江南岸第一峰”和“最温暖的雪山”突出景色“神奇而美丽”。扇子陡是至今仍未被征服的处女峰。 学生感情朗读 3、其实丽江还有许多迷人景观,这句话也是过渡句,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这些迷人景观是什么?他们 “神奇而美丽”在什么地方?配合课件 炼: 虎跳峡——水流落差最大 长江第一湾——水随山势、江流急转 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举世奇观 泸沽湖——世界上最纯净湖泊 生回答:虎跳峡 4、教学用概括的语言介绍景点,教师帮助整理、提 长江第一湾 三江并流 泸沽湖 摩梭人 香格里拉 并汇报搜集的课外资料 学习 过程 摩梭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原始的生存状态 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仿写练习: 丽江还有数不清的迷人景点拨:作者选材有精心的思考,懂得取舍,注意详观,有 ,有 ,有 ,还有 ,略。 5、其实丽江还有数不清的迷人景观:丽江第一景观音峡、晶莹清澈的黑龙潭、东巴圣地玉水寨、丽江之珠—拉市海、仙山道谷老君山,你能仿照本段中的排比句式,结合上面景点说一说吗? 更有 …… 拓展练习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比较词语:闪烁 6、丽江的美景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够,无奈归期 闪闪烁烁 将至,在最后一个晚上作者邀月同游,又看到、听到、 感受到什么呢? 7、面对此景此乐,除了陶醉,你想对神奇而美丽的听纳西古乐 丽江说什么? 三、学文促思 丽江不仅有神奇美丽的风光,早已失传的乐器、再次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乐曲在这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当外面的世间沧海桑段 田地覆天翻之时,关山重叠中的丽江人依然焚香品 茗,静听古乐悠扬。这里还有原始的图形文字,这些 当今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并活着的象形文字,记录了 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丽江仿佛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昨日微笑,更是人类亟需 保护的文化遗产。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走进丽江,走进不被污染的纳西人民的天堂家园。 板书设计: 城水相依 丽江古城 高原姑苏 文化遗产 走进丽江 神奇美丽 气势磅礴 玉龙雪山 最暖雪山 人与自然和谐相生 文化标记 教学 反思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三处是亮点: 一、突出读写结合,双基落实到位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对于重点段落中的重点句子,不仅要会读、会悟,更要会写、会用。例如:“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林闪烁的的玉龙在蜿蜒飞腾。”教者指导学生从前到后有序观察,“昂然挺立”、“云腾雾绕”、“银麟闪烁”、“蜿蜒飞腾”,重点理解因为山峰周围云雾缭绕,光照忽明忽暗,才有银麟闪烁之感和升腾欲飞之态,写出了静态山体的动态之美。然后出示暮霭中雪山图片,让学生了解因为时令不同、阴晴有变,玉龙雪山景色也各不相同,学生用比喻仿照描述时,读写结合训练自然水到渠成。 文章第六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略写出丽江还有许多迷人景观,教师在学生汇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归纳景物特点: 虎跳峡——水流落差最大 长江第一湾——水随山势、江流急转 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举世奇观 泸沽湖——世界上最纯净湖泊 摩梭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原始的生存状态 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教学并未到此为止,教师出示丽江第一景观音峡、晶莹清澈的黑龙潭、东巴圣地玉水寨、丽江之珠—拉市海、仙山道谷老君山,请学生仿照本段中的排比句式尝试仿写。 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境,创设读写结合空间,不仅深入学文,而且做到学以致用。 二、突出朗读训练,注重情感迁移 一篇好的文章,要通过感情朗读深化、内化理解。这篇写景的文章,除了借助文字理解、插图、课外知识,教师适时引入小故事,例如讲玉龙雪山一段: 纳西人有个古老的传说,曾经有两位兄弟生活在这里,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与妖魔作战,死后化为巍峨的玉龙雪山,面对纳西人的兄弟我们应该动情地读—— 其实是公元三世纪居住在青藏高原的羌族人逃避战乱来到这里,雪山融化的雪水留住他们的脚步,傍水而居才有了古城和纳西族人,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母亲,我们应该深情地读—— 在对文字理解的基础上,注入文化的元素,此时读文情感更加丰沛! 三、突出人文情怀,教育润物无声 许多课文的情感教育目标落实在“热爱祖国”四字上,但文章千差万别,从哪个角度爱祖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 例如本文学过后,学生不仅要知道丽江风景的神奇美丽,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要知道玉龙雪山是纳西人人生命的源泉,而纳西人像爱自己母亲兄弟一样爱着自己的家园,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有了丽江美丽的今天,有 教学 反思 了象形文字和纳西古乐的文化遗产,为了丽江的明日,我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就是对丽江最好的热爱! 不足之处: 由于对学生不熟悉,备学生的环节略有不足,因此有些教材的挖掘与处理偏难,如何深入浅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搜索更多关于: 走进丽江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走进丽江 学习 目标 1、随文识记、理解生词“风貌”“绵延”“昂然挺立”“闪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自然段,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体会丽江自然景观的神奇、美丽。 2、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并在书中批注。 3、通过理解、朗读,借助插图、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课外知识,了解玉龙雪山是丽江人的生命之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教师 准备 学生 准备 学习 过程 二、精读课文 1、课文第5自然段的精读理解。 2、学习过渡句作用。 通过学文不仅要唤起对丽江的喜爱之情,更要体会自然是丽江的纳西人赖以生存的恩惠源泉,我们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真理。 1、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及相关自然景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