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定稿)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定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3:08:17

2 、文字狱是指以文字之过定罪处罚的案件,始于明初,盛于明清,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

3 、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表现一方面是盛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是崇正宗,

灭异端,明朝以朱理学为宗。乾隆发动了19年的禁书活动。

4 、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出现了不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局面的王阳明。

5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6 、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说,代表作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

7 、明清两代进入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8 、西学东渐起始于明末清初,进展不快,在雍正年间几近中止。

9 、明清文化的特点:一是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二是早期的启蒙思潮;三是古典文化的大总结;四是西学东渐。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这一章不是太重要的,内容不多,掌握要点即可。出大题目的可能很小;简答题也不多。

第一节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1 、中国文化并非封闭的系统,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2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农耕、游耕与游牧。

3 、秦汉以后,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其中中原定居农业文化是核心。

4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一方面是冲突、战争;另一方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13

5 、游耕文化的特点: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与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由游耕模式决定了该民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水平。(简记:刀耕火种游动生活不成熟水平)

6 、汉化即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胡化是指汉族人融入北方游牧民族;夷化是指汉族人融入南方游耕民族。

7 、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体现在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化、史学等诸方面。

8 、藏族的史诗《格萨尔》中世界内范围内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

9 、用蒙文创造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名著。

第二节中外文化的交汇

1 、中国文化在发展史上,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州文化。

2 、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两次:一次是汉唐时期,一次是明清以后。

3 、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化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当时的外来文化,先是西域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尤深。 4 、南亚次大祟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 5 、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它是在改造了儒学和佛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文化组合的典型。

6 、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州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州之中国“时期。

7 、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万历年间开始。

8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自然科学。

9 、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被日本称为日本佛祖。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这一章出大题目的可能性不大,但2001年江苏卷出的小题目有8 分之多。可见细的地方一定要记牢。

第一节汉字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14

1 、人类最初的精神产品是语言。文字的出现晚于语言,直到5000年前才产生。 2 、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

3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人的思维、感情、知觉意识、文化承诺等;语言又是维系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媒介。

4 、语言是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深藏在民族语言中,因而语言结构具有民族文化的通约性。

5 、汉语的组织方式有很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根源于汉语建构的简易性;主要表现在词语的弹性上,即词义功能的发散性上。

6 、汉语在组成句子时,除了讲究语法上的选择和词汇上的选择之外,还讲究音韵上的协调平稳。

7 、汉语句子组织建构过程的两个基本环节是组块和流块。 第二节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

1 、上古初民所采用的原始记事方式有: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用以帮助记忆、交流思想。

2 、随着一些符号的反复使用及先民在使用原始记事方法中的经验的积累,文字因此孕育而生。大约在距今4500年左右,出现了文字。

3 、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是指用点、划来指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或位置,是一种抽象的描绘;会意即组合两个以上已有之字,表达新的意思。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 以上。

4 、汉字形态的演变:最初的造字过程是观物取象的过程。

5 、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发展史又是图画文字的象形、象意特征逐渐退化的历史。 这种退化不是要将汉字发展成为一堆纯粹假定性的符号,而是要使汉字的表意功能更好地适应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其与生俱来的象形表意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6 、汉字逻辑框架的核心是表意。在汉字的表意功能不断完善中,汉字的结构形态无论在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历时层面来说,汉字的文化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符号化的嬗变过程。

7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属于比较成熟了的中国文字,具备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法,并大量使用假借字;但还保留着种种图画文字的胎迹;与图画文字相

15

比,其象形字部分已经线条化、轮廓化、特征化了,尤其是其用形与声的互注发展汉字的表意功能,使汉字能适应日常交际中大量新概念、新语汇的形成。 8 、金文是周代的文字。其在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太大的不同。

9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地方势力和地方文化对汉字作了种种改造,或分化、或繁化、或简化,但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没有中断,作为汉字发展主流的秦系文字出现了直线化、笔画化的趋势。

10、小篆化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字形简化,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合文淘汰。 11、隶书孕育于秦汉之际,其产生是汉字形态的巨变。因为此前的汉字都以曲线构形以象实物之形,小篆的象形表意作用仍很突出;隶书将圆润的线条改为方折的笔画,使汉字的书写彻底摆脱了描绘而成为符号的书写。隶书还大大简化了汉字的形符。当然隶书并没有改变汉字象形表意的性质,只不过是使这一手段简化了而已。

12、文字只有便于书写,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文字改革的迫切原望,来自于下层的人民。

13、楷书孕育于汉末和南北朝时期。

1 、论述题:汉字形态的演变。(包括要点4 、5 、6.再加:汉字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是其与生俱来的象形表意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世界上许多文字都曾经历过图画文字的阶段,后来多走上了以字母记音的发展道路,成为语言符号。但汉字却把它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发展、保存了下来) 第三节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1 、金刻是指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它是最早的书籍形式之一。铭文的内容以宣扬周王功德、记载重要事件为主。

2 、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春秋时的石鼓文,其内容都是四言诗。石刻最大的书籍功能在于石经的刻制,起始于汉平帝年间,此后历代都有。主要功能是校订经典。唐以后,这一功能趋弱。

3 、简策,是上古时代书籍的另一种形态。简就是一竹片,策就是用牛皮或线将多片编连起来的竹书。

4 、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帛是一种丝织品。东汉时广泛运用。 5 、纸,早在西汉初年就有发明,扩大生产是在东汉的蔡伦改进、推广之后。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写本盛行。在唐以前,写本的形式是卷轴。

6 、雕版印刷起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和佛经开始的。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是我国发现最古的印刷实物。唐五代后,雕版印刷开始规模化。并逐步形成了官刻、

16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定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 、文字狱是指以文字之过定罪处罚的案件,始于明初,盛于明清,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 3 、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表现一方面是盛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是崇正宗, 灭异端,明朝以朱理学为宗。乾隆发动了19年的禁书活动。 4 、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出现了不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局面的王阳明。 5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都对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提出了批判。 6 、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反映,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说,代表作是《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 7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