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犯罪学试题2
2012年犯罪学考查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 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 B.犯罪人类学派 C.犯罪社会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2、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边沁
3、将犯罪人和被害人二者视为“刑事伙伴” 或“犯罪搭档”的犯罪学家是( D )。 A.京蒂 B.施耐德 C.萨瑟兰 D.门德尔松
4、犯罪学家( D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犯罪学》。 A.龙勃罗梭 B.贝卡利亚 C.菲利 D.加罗法洛 5、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D )。 A.犯罪人类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理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6、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 B )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7、( B )在犯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的必然因素。 A.犯罪条件 B.犯罪直接原因 C.犯罪根源 D.犯罪相关因素 8、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 )
A.古典犯罪学派 B.实证犯罪学派 C.当代犯罪学派 D.社会犯罪学派
9、一般认为,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之间的关系是( D ) A.初犯年龄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 B.初犯年龄与再犯可能性无关
C.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 D.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
10、犯罪动机产生于个人畸形的心理需要,是推动和维持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其表现形式是(A.犯罪冲动和犯罪意念 B.犯罪结果和犯罪危害 C.犯罪现象和犯罪条件 D.犯罪原因和犯罪形式 二、多项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地我国被害遭受犯罪侵害时,可以请求赔偿,其途径有( AB )。 A、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犯罪人赔偿 B、国家赔偿
C、提起行政诉讼,由犯罪人赔偿 D、提起民事诉讼,由犯罪人赔偿 2、犯罪被害人的特征有:( ABC )
A、被害性 B、互动性 C、可责性 D、犯罪性
3、已经实际存在的犯罪,根据是否已被发现或已经侦破,可以分为( ABC )几种。 A、已查明的犯罪 B、已发现的犯罪 C、实际发现的犯罪 D、实际未发现的犯罪
4、根据刑法第18条,我国刑法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ABC )几种情况。 A、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B、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C、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D、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5、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有( ABCD )。 A、犯罪行为人 B、犯罪行为时间 C、犯罪空间 D、犯罪行为方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5分) 1、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答:犯罪是指在某种社会共同体内,基于某种社会价值判断标准,被多数社会成员认定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受惩戒的行为和危害统治者利益,被统治者惩戒的行为。
2、犯罪社会原因
答:犯罪社会原因是指引发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与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
3、犯罪现象
答:一定时空所有犯罪事实的总和。 A )
4、犯罪生涯研究
答:犯罪生涯研究是一种典型的犯罪人个案研究或曰临床研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犯罪者个人的生活史以及犯罪经历的深入观察和全方位显现,可以为犯罪控制和刑事司法决策提供启示和建议。
5、被害者盲点症
答:是指被害人出于某种迫切的需要和急切的欲望,以至注意力狭窄、判断力减弱甚至轻度丧失理智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或面临的风险视而不见的一种状态。
6、被害人贬值
答:是指犯罪人在预备、实施犯罪和犯罪后,为了防止产生或消除自己的犯罪感,有意无意的贬损被害人存在价值,否定被害人的固有人格的一种心理文饰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 1、简述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现象的状况。
答:⑴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率一般低于发达国家,但犯罪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⑵在犯罪类型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呈现财产犯罪持续上升,暴力犯罪居高不下。⑶发展中国家女性犯罪率相对较低,青少年犯罪显著上升,但仅年来妇女犯罪率同样处于上升状态。⑷职业性犯罪集团相对稀少或不存在。
2、简述犯罪学的特性。
答:犯罪学的特性是指它与相关学科相比较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性状⑴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⑵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⑶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和方法上所具有的独特位置。
3、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1)犯罪预防与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相同步的原理;(2)社会控制适度原理;(3)结构整合与价值整合并举原理;(4)成本—效益原理。
4、简答犯罪人的反社会性的具体表现。
答:⑴错误的信念体系。⑵具有歪曲的需要结构或者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受挫折状态。⑶自我意识发展欠缺。具体表现为于自卑或者以自我为中心;良心、同情心、羞耻感、责任感、法律意识等内在的自我价值准则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缺乏。⑷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⑸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的习癖化。
5、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1)犯罪预防与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相同步的原理;(2)社会控制适度原理;(3)结构整合与价值整合并举原理;(4)成本—效益原理。
四、论述题(18分)
根据你所了解的一例青少年犯罪案件,论述不良的价值观对犯罪的影响。 答:(1)价值观念的基本含义。
价值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各类社会现象的重要性,意义进行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持的 本观点和态度。人的思想、观念中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任何价值都必须具有一定价值取向,人们一般都 在自己的价值取向的驱动下采取行动,因而价值观是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力、精神动力。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下采取行动,也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消极、腐朽、愚昧、落后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一些有缺陷的人犯罪,其中突出的表现有以下几种:
1) 重金钱,轻道德。 2) 重索取,轻贡献。 3) 重个人,轻集体。 4) 重超前消费,轻节约。 5) 重自由,轻法制。 6) 重才轻德。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个小题,共26分)
××市火车站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设计容量为日均2万人。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两年来,××市火车站日均客流量已突破了10万人次,在春运、暑运的客流高峰期,日均客流更可高达20万人次。火车站周边人流量大,车站周边经常滞留着大量旅客。该市的特殊区位又决定了来往旅客中初次进城的农民工占了很大比例,大量的不法商贩在火车站周边非法从事旅馆、中介、招聘等经营活动。 从地理位置和管理上看,××市火车站处于该市三区交界地带,归属复杂,再加上一个铁路部门,一共是四方共管。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管理方在火车站周围增加了大量的商业设施。由于人员密集,鱼龙混杂,各种倒票、假发票、非法拉客以及抢劫、诈骗、强迫卖淫等治安和犯罪问题相当突出,成为一直以来的治理难点。
去年秋季以来,活跃在××市火车站的拐骗强迫妇女卖淫团伙猖獗,被害女性几乎都是涉世未深、轻信无知的外出打工农村女青年,最小的不到15岁。犯罪分子混杂在人群当中,他们多数以帮找工作、帮找地方住宿或替被害人亲戚朋友接车等手段行骗。被害女子接受了不法分子的小恩小惠就对其言听计从,结果落入魔掌。出于种种原因,已经脱身的被害人不愿意勇敢地站出来指证嫌疑人。今年2月,××市政府要求对该火车站进行专项治安整治。 问题:
1、你认为如何开展此次专项治安整治。(10分)
2、结合有关犯罪预防理论,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彻底解决该市火车站治安问题。(16分) 1、答:⑴调查研究,科学制定专项治安整治方案; ⑵加大组织动员和宣传发动力度;
⑶科学合理部署警力,强化巡查力度;加强对火车站周围经营场所的检查; ⑷对易被害人群开展犯罪预防宣传,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 ⑸加大案件查处和对违法犯罪人员打击的力度。
2、答:⑴建议有关部门改造火车站广场,提高旅客容量;
⑵建议政府减少对火车站地区的商业设施,彻底改变“商业中心与交通中心重叠”现象; ⑶建议政府调整行政区划,改变“三区四方”分管混乱局面; ⑷建立和强化火车站及其周边的群防群治机制;
⑸建立和强化治安环境清查和对违法犯罪人员打击的长效机制。
法一事务十四区队 共同完成人、学号:潘拾合20112843 庹松20112853 熊元单20112867 胡鹏宇20112822 龙刚波20112831 完成时间:2012年6月9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