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3版
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实验指导书
五、实验步骤
1、 打开本实验单元的电源开关,观察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是否点亮,熟悉电路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2、 按照下面框图进行连线
模拟乘法器混频单元(7号板)正弦波振荡器J1(3号板)J7射频输入信号源RF1J8本振输入模拟乘法器TP5乘法器输出陶瓷滤波器J9RFIN频率计TH9差频输出示波器 图4-4 模拟乘法器混频连线框图
源端口 信号源:RF1 (Vp-p =600mV f=8.7M) 3号板:J1 (VSP-P =300mV fS=4.2M) 7号板:J9 目的端口 7号板:J8 7号板:J7 频率计:RF IN 连线说明 本振信号输入 射频信号输入 混频后信号输出 3、 将3号板上S1拨为“00”,S2拨为“01”,调节T1 及W2,使J1输出fS=4.2MHz、VSP-P=300mV。
第 33 页 共 39 页
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实验指导书
4、 用示波器对比观察TH8和TH9处波形,并读出频率计上的频率。
5、 保持本振电压不变,改变射频信号电压幅度,用示波器观测,记录输出中频电压Vi的幅值,并填入表4-1。
VSP-P(mV) ViP-P(mV) 100 200 表4-1
6、 改变本振信号电压幅度,用示波器观测,记录输出中频电压Vi的幅值,并填入表4-2。
VLp-p(mV) Vip-p(mV) 200 300 400 表4-2
500 600 700 300 400 500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实验数据,填写表格4-1和4-2。
2、 绘制步骤3、4中所观测到的波形图,并作分析。 3、 归纳并总结信号混频的过程。
第 34 页 共 39 页
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 模拟锁相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2、
了解用锁相环构成的调频波解调原理。 学习用集成锁相环构成的锁相解调电路。
二、实验内容
1、 2、
三、 实验仪器
1、 2、 3、 4、
信号源 1块 频率计 1块 5 号板 1块 双踪示波器 1台 掌握锁相环锁相原理 掌握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四、锁相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
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
第 35 页 共 39 页
高频电子线路系统实验指导书
锁相环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4-1所示,它由相位比较器PD、低通滤波器LF、压控振荡器VCO三个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输入信号为Vi(t),输出信号为V0(t),反馈至输入端。下面逐一说明基本部件的作用。
Vi(t)鉴相器VD(t)环路滤波器VC(t)压控振荡器PDLFVCOV0(t)
图15-1 锁相环组成框图
(1) 压控振荡器(VCO)
VCO是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参数通常是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为加在VCO上的电压,故称为压控振荡器,也就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器,实际上还有一种电流-频率变换器,但习惯上仍称为压控振荡器。
(2) 鉴相器(PD)
PD是一个相位比较装置,用来检测输出信号V0(t)与输入信号Vi(t)之间的相位差θe(t),并把θe(t)转化为电压Vd(t)输出,Vd(t)称为误差电压,通常Vd(t)作为一直流分量或一低频交流量。
(3) 环路滤波器(LF)
LF作为一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滤除因PD的非线性而在Vd(t)中产生的无用的组合频率分量及干扰,产生一个只反映θe(t)大小的控制信号Ve(t)。
按照反馈控制原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VCO的频率发生变化使得与输入频率不相等,这必将使V0(t)与Vi(t)的相位差θe(t)发生变化,该相位差经过PD转换成误差电压Vd(t),此误差电压经LF滤波后得到Vc(t),由Vc(t)去改变VCO的振荡频率使趋近于输入信号的频率,最后达到相等。环路达到最后的这种状态就称为锁定状态,当然由于控制信号正比于相位差,即
第 36 页 共 39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