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
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 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
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
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 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7.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的要求。
18.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19.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0.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21.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
22.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 三、写作23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 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 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 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为题,写一
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出真情感受。 期中试题参考答案1.略。
23惶一皇明一名与一于籍一藉45671徒有羡鱼情2惟吾德馨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天端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略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5日在京开幕,胡锦涛作重要报告。
10—11略2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因此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此来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然而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这样的理想的地方无处可寻是不存在的,含蓄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4答题要点能较准确地指出产生相关心理的具体原因。 例如第3段我的心颤了一下——看到小女孩寂寞的眼神……第6段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一一发现小女孩右手没有拇指……第9段我的心怅怅的一一担心母亲的过分保护,会导致小女孩长大后无法独自面对人生风雨。
151[甲][乙]2答题要点联系对母亲形象的理解来体会攥的表达
效果。 酌情给分。
例如攥紧紧地、用力地握住;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生怕别人发现女儿的残疾、担心女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心态。
16答题要点允许考生有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关键要能自圆其说。 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有较充足的依据、能自圆其说。
例一从文本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出发,赞同作者的观点……例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独到的见解,且能自圆其说……例三从辩证的角度出发,强调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方式。
17.可行、可游、可居;可望18.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
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19.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过渡作用亦可20.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又可望,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意近即可21.不是……而是……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