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业电力维护内容
缺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应服从业主方的要求。
(21) 日常工作管理应严格按业主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执行。
(22) 承包方应做好所管辖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记录供业主检查,包括记录所有测试日期和结果。 三、维护管理
1.1 设备维护检修将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遵守和贯彻落实电厂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杜绝各类违章作业,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级维护检修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必须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并经《安规》考试合格。
1.2 将按照政府规定的各项技术监督法规、制造厂提供的设计文件、类似机组的维护检修经验以及设备状态评估分析结果等,合理安排机组或设备维护检修。
1.3 坚持贯彻GB/T19001 质量管理标准,实行全过程的检修质量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
1.4 机组或设备检修实行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确保全面完成电厂的生产任务和设备的投资效益,并应达到以下七项基本要求:
1.4.1降低非计划停运次数,减少故障停机时间,确保设备安
全可靠,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可用系数高。 1.4.2设备消缺及时率达到100%,消缺完成率≥98%。 1.4.3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设备的改善,保持设备精度、性能,消耗指标低。
1.4.4在设备维修消缺中合理地使用人力和材料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4.5不污染环境,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1.4.6不断提高维修技能和水平,使维修人员具有对设备异常的快速反应能力;
1.4.7消除“七漏”,保持设备整洁、美观,设备渗漏率≤0.3‰。 项目的检修维护管理包括日常的消缺维护管理、文明生产、抢修、保洁和因上述等工作需要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2 设备消缺管理 2.1 设备缺陷管理 2.1.1 设备缺陷的分类
设备缺陷按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机组运行安全以及影响机组出力或经济性等诸方面分为一、二、三类缺陷: 一类缺陷
——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应立即采取临时措施并处理的缺陷; ——严重威胁设备安全运行,应立即处理的缺陷; ——造成机组被迫降低出力30MW及以上30分钟内不能恢复的缺陷;
——严重影响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和环境保护的缺陷; ——引起机组或220kV电压线路非计划停运的缺陷。 二类缺陷
——失去主要辅助设备热备用的缺陷;
——失去主要保护或主要自动调节功能的设备缺陷; ——影响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和环境保护的缺陷;
——造成机组被迫降低出力30MW及以上但通过运行方式调整30分钟内即可恢复出力或造成机组被迫降出力30MW以下且120分钟内不能恢复的缺陷;
——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应采取临时措施的缺陷。 三类缺陷
除一类、二类之外的其它缺陷。 2.1.2 消缺作业有关规定 1) 一般工作程序
① 专工每个工作日上班后,首先查询(或索取)消缺单,将设备缺陷进行工单
策划。→②专工及时将工单及必要的方案、文件包或工艺卡、作业指导书交由各相关维修班组(包括需配合的班组);→③维修班组接到工单后,应根据需要迅速填写工作票送业主设备部相关专业签发。→④运行审核工作票,做好必须的安全措施并完成工作票确认手续后,由维修人员进行消缺作业。→⑤点专工根据缺陷情况不定期跟踪监督,并对质量控制点
进行检查验收。→⑥检修完工,工作负责人在工单中简明填写维修工作情况。→⑦专工对应该参加冷态验收的消缺项目进行整体验收,并对工单进行签证→⑧工作负责人将工单和工作票返回运行注销,由点检员牵头,运行、相关维修人员到场对设备进行试转确认,同时运行对消缺工作情况及工完料尽场地清是否符合要求提出意见,并填入工单→⑨点专工对消缺情况完成设备台帐登录,并对消缺项目进行分析总结。 2) 各专业发现一类、二类缺陷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处负责人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制订消除缺陷的计划并及时采取防止缺陷后果扩大的技术措施,必要时向业主方生产管理部门提出紧急处理意见。
3) 各专工应对消缺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并及时做好质量控制点的验收,在消缺作业中发现事先拟定的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4) 各专工应掌握所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负责本专业的设备劣化分析,对设备的异常运行、故障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制订反事故预案。
5) 维修作业人员接到工作任务单或点检员口头通知后,应办理工作许可手续,按要求进行消缺工作。当现场实际情况与工作任务单事先拟定的方案不符时,应及时与专工联系,当专工与作业组有意见分歧时应共同予以讨论,并及时汇报业主设备部专业点检。消缺工作完成后按要求填写工作任务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