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认识和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常彩霞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2期
[摘 要]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稳增长”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地方政府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政府举债逐年增加,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提出一些浅显见解。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1 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和用途
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的债务风险。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多年积累形成,主要包括一些企业政策性挂账,用于偿还以前年度债务,续建以前年度项目,用于当年新开工项目等,政府可能承担的债务风险主要指政府及组成部门的为企业单位等贷款提供担保。从债务资金来源看,政府性债务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上级财政转贷、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和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担保形成的隐性债务等。从债务用途看,债务主要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方面,如:交通运输、农林水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卫生、保障性住房、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政权机构建设、公路桥梁等。 2 政府性债务的积极作用
政府通过举债融资,在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政府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通过创新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模式,将大量的社会资金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全新对接,开辟了政府投资项目新的融资渠道,建立了多元化的城建投融资机制。二是有效地缓解了财政资金供应的暂时缺口,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城市融资瓶颈问题,改善了建设管理结构,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和建设质量,大大缩短了城市建设周期,提高了城市建设品位和区域土地价值,增强了县城的综合竞争力。三是政府性债务资金用于交通运输、卫生、保障性住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缓解老百姓看病难、进城务工人员买房难、改善工业城市的空气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政府性债务存在问题
(1)政府性债务管理归口不一,缺乏有效机制。从债务管理看,政府性债务管理归口不集中,除财政部门管理一部分政府性债务外,大量债务体现在政府的其他部门、单位,不少单位举债未经审批,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力状况制定的举债和收支计划;举债、担保、资金使用、偿债均缺乏完善的综合评估、监督约束等规范和具体可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